打工新鲜事 - 雇人抬轿被骂践踏轿夫尊严?听听劳动者怎么说……

博主因雇人抬轿被网暴

近期,一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因为在重庆某景区雇人抬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之后遭遇网暴。

有网友谴责他:“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这样的说法遭到了更多网友的指责,一个花钱坐轿,一个凭力气吃饭,有什么不对?

除此之外,该视频博主还称,他与滑竿师傅攀谈得知,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坐(滑竿),怕发到网上被人骂,师傅还说现在生意不好,一天最多能拉两个(游客)。

(图源:极目新闻视频截图)

键盘侠逻辑被网友指责

相关视频的抖音、微博留言中,大部分网友对于所谓“坐轿上山”的指责表示不屑。

有网友表示,这些叔叔们在家里做农活,肩挑背扛,分量也不轻。俩人抬一个人,对于他们来说相对轻松;也有网友调侃,现在网络上有个怪圈,客人说可以,大哥说可以,网友说不行!

甚至有人表示,键盘侠谴责的逻辑相当于:“外卖员好辛苦啊,我只要不点外卖,他们就能在家吹空调了。”

景区:不收取轿夫任何费用

据报道,视频拍摄地点是重庆武隆区天生三桥景区,该景区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景区从事滑竿服务的共有68人,他们的年均收入在5万元左右,平时景区每天大约有20多个人常驻向游客提供服务。

同时,他们都是景区附近的农民,在景区凭力气挣钱吃饭。景区没有向他们收取任何的费用,尽量给他们提供就业的平台,对他们进行规范的管理,并且有一定的准入机制,必须是附近的老百姓,且身体健康才能进入景区服务。

“景区要求,轿夫和游客自行商量价格,但规定一趟不得超过400元。”景区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价格方面,看游客是选择全程坐轿还是半程,或者视游客体重情况由轿夫定价,游客也可以还价,景区只负责安全,不会收取轿夫任何费用。

轿夫:想大家都来坐

倪师傅表示,他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正在读中学的孩子。他在景区抬滑竿每个月可以挣3000~4000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比较可观的。倪师傅表示:“肯定想大家都来坐,个人工作挣钱得嘛。”

据报道,在贵州铜仁梵净山、江西上饶三清山、湖北恩施大峡谷、湖南张家界、四川峨眉山等全国很多景区,都有轿夫存在。

江西上饶三清山景区的轿夫林大禄就是上饶本地人,早前在外地打工,2006年回到家乡做了轿夫。虽然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但林大禄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抬个一百二三十斤的游客没压力,抬两百斤的有点吃力。”林大禄说,有的游客爬一天山,第二天就会感到腿脚酸痛,而山里人体质好,轿夫即便抬一天轿,只要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恢复了。

有网友看了坐轿子的视频后,表示轿夫失去了尊严。林大禄觉得,到了他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大,轿夫是凭力气吃饭,“并不觉得丢人”。

(图源:三清山旅游景区官网 极目新闻发)

事实上,就在该事件发酵前不久,当地媒体《重庆晚报》就于7月25日报道了轿行演变为西南地区民间通信巨擘的历史,其中提到,“在没有汽车、没有高铁的年代里,轿子、滑竿在山城大行其道,成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

轿子滑竿是山城一大风景

回溯中国西南邮政发展史,轿行是绕不开的话题。

轿子,我国古亦有之,不过能支撑起城市交通半壁江山的,恐怕只有重庆。歌谣中唱道:“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出门要坐轿,游耍不到通远门。”

旧时山城爬坡上坎、街巷狭窄,轿子和滑竿小巧灵活的特性就发挥出来了。尤其在仅供一人通行的巷子里抬滑竿,为了保证通行安全,前后两人需得一路对上“报路号子”,也称“报点子”。例如,前说“天上一朵云”示意路旁有小孩,后答“地下一个人”便是回复。这些铿锵的字词,在爬坡上坎间起伏,就像一首首富有趣味又激昂的歌曲,成为旧时山城的一大风景。

同时,号子在特殊时期也隐藏着极大的秘密,这些轿夫间自发形成的信息收集、传递功能,恰是轿行、邮递、物流业一脉相承的明证。

轿子和轿夫要持证上岗

据《城市地理·重庆轿帮风云》考证,轿夫除了抬轿,也顺带帮人送信送物,称为“甩手”,由此发展出第一个细分门类“信轿行”,其在从事客运生意的同时,也承接信件的来往、货物的运输和汇票的传递。

清道光、同治年间,川盐兴旺,重庆作为四川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西南贸易中心,对交通物流运输的需求更甚。由此,西南各大轿行以重庆为中心迅速兴起。也是在此时,大批豪绅富商崛起,拥有一辆专属的“私家车”装点门面成为标配,于是专营街轿的“小轿行”进入发展鼎盛期,轿子的种类也增添了凉轿、藤轿等,轿子、轿夫一律“持证上岗”,和现代出租车如出一辙。

第三个细分门类则是服务红白喜事的“花轿行”,其一诞生便迅速在江南、江北流行开来,成为婚庆业的鼻祖。

至此,信轿、小轿、花轿三行经营业务被细致划分并严格执行,大家各守其规,互不争抢。

(图源:重庆晚报)

网暴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对处于事件中心的轿夫群体及更多劳动者予以声援。

光明日报:

看到普通劳动者的真实处境

对于师傅们乃至一切劳动者来说,尊严,从来不是来自网上陌生人的空洞说教,而是建立在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打拼中。在为他们提供好相关保障的基础上,社会尊重他们、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才是维护他们尊严的正确方式。那种挥舞虚无道德大棒指责游客的言行,不仅不会帮助他们,还会造成他们收入的减少,是名副其实的“帮倒忙”。

爱普通劳动者,就要看到他们面临的真实处境,看到他们的实际需求,从我做起释放善意,也呼唤给予他们更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爱普通劳动者,也不意味着就要“踩一捧一”,就要不顾实际、不管逻辑地指责另一个群体,要克制想当然地进行道德谴责的冲动,尤其不能轻易突破法律底线,对他人实施网暴等行为。

成都商报:

无端指责不是博爱是自私

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紧密协作的集合体。人与人的工作相连、利益相连、情感相连,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事件或者某种行为。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下,交易公开、透明、平等,我们各自的正常消费,都是对彼此行业的支持。这只是一种社会规律,没必要动辄用道德来说教,稍加换位思考便可以理解。

但是,为什么一些网友就连这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呢?或许,他们也不是没有常识,而是根本就不从“爱”出发。当他们理直气壮地训斥那些乘坐人工轿子的年轻人时,与其说他们是在心疼抬轿师傅,倒不如说他们只是在刻意营造自我的道德形象。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无视人家用正常的劳动获取收入,还高谈尊严,这并不是一种博爱,而是一种自私。

极目新闻:

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

轿夫凭劳动挣钱,就赢得了尊严。游客给轿夫服务费,也会赢得尊重。也许有人认为,游客自己不登山,靠轿夫抬着,观感不好。但是,一些体力不佳者想上山看一下,又没那个力气,坐轿有什么不行的呢?看着种田人辛苦劳作,难道你就不吃粮食了?

如果你觉得他们风霜雨雪里不容易,就请多些理解和包容,接餐的时候说声“谢谢”,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安慰和尊重。

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一些服务类的人员,自己首先不能有“没有地位”“没有尊严”的包袱,对客户有礼有节就行,遇到不公正对待一定要勇于维护自身权益。对所有人而言,给各行各业的人多些尊重,多些换位思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综合来源:上游新闻客户端、极目新闻、重庆晚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成都商报等)

本期编辑:刘小燕 程莉莉

工人日报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轿夫   上饶   滑竿   尊严   轿子   新鲜事   景区   重庆   劳动者   师傅   游客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