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年才能破译的密码,量子计算机用1秒钟就能攻破。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洪荒之力”,量子计算成为了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

什么是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依照量子力学理论进行的新型计算。量子计算的基础和原理以及重要量子算法为在计算速度上超越经典计算机模型提供了可能。

研究与探索

量子位控制新法可推进更大规模量子计算发展

为了达到量子计算机能够满足其预期性能潜力的程度,需要开发大规模的量子处理器和存储器。要做到这一点,精确控制量子位至关重要,但控制量子位的方法对于高精度的大规模高密度布线来说存在局限性。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可精确控制量子比特方法。这一进展是朝着更大规模量子计算迈出的一步。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6日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我国科学家在拓扑量子计算领域取得新突破

6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高鸿钧带领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该团队在铁基超导材料锂铁砷中观测到大面积、高度有序和可调控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格点阵列。这一发现对于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编织以及拓扑量子计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马约拉纳零能模编织示意图(中科院物理所供图)

无差错量子计算机或成现实

据5月2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由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物理系的托马斯·蒙兹、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马库斯·穆勒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领导的团队展示了容错量子计算的基本构建模块,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对两个逻辑量子位的一组计算操作,可以用来实现任何可能的操作,意味着无差错量子计算机或将成为现实。

我国量子计算云平台 上线两大国产量子编程软件

科技日报记者2月28日了解到,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日前成功部署两大全新国产量子编程软件——isQ-Core、青果(Quingo)。这意味着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国内顶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

国内首个量子计算技术创新中心在肥建立

近日,合肥市公布第三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由本源量子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共建的量子计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位列其中。该中心是国内首个围绕量子信息技术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今后,中心将在量子测控技术、超导量子芯片升级与工程化等方面展开科研攻关,同时将为量子计算产业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部署与规划

《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正式发布《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构建数字技术创新生态,超前布局6G、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未来科技前沿领域。

《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近日发布的《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合肥将充分发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研发领先优势,在这三大领域开展深度开发及产业化。

专家观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

应加快高端芯片、关键软件、智能传感终端等领域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创新,加速在6G、量子计算等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进一步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难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

量子计算机只有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创造应用场景并及时反馈给研发端,产业才能迭代发展,量子计算的发展需要良好应用机制。


来源丨综合自科技日报、光明网、人民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量子   中国科学院   合肥市   超导   北京市   技术创新   团队   领域   计算机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