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轿上山”被网暴,轿夫:“怎么会突然就失业了?”

最心酸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怎么会突然之间就失业了?”

近日有关新闻报道,一位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因为在重庆某景区雇人抬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却遭遇了网暴。事情起因很简单,重庆某旅游博主在逛一处景点时,随手拍了一段小视频发布到网上。视频一经发布后,网上开始砸锅式评论,以下为网上摘取的各类评论:

1、“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别人的尊严?”

2、“就算你是消费者,可你也不能把脚都抬到别人头顶上啊,不知道尊重一下长辈吗?”

3、“如果抬轿的是你爸爸,你还能这么心安理得地坐在上面吗?”

4、“你应该把钱给轿夫,然后徒步上山。”

5、“对对,最好是把钱给轿夫,然后让他们坐着,把他们抬到山上。”。

于是,怎么看待景区轿夫职业,一时间就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一方认为,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另一方则认为,一个花钱坐轿,一个凭力气吃饭,有什么不对?其实请师傅抬着轿子“坐轿上山”,这在各大景区都是寻常事。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生意,没想到也闹出了网暴风波,甚至导致“现在年轻人都不敢坐了”,这也影响了抬轿师傅的生意。

“年轻人不要坐轿子”的“践踏尊严论”,部分网友说“表面上看是为抬轿师傅说话,底色却是歧视体力劳动的优越感。”按照他们的逻辑,花钱坐轿子是践踏了抬轿师傅的尊严,那收钱抬轿子的师傅岂不是成了出卖尊严?这种论调本质上,仍是歧视体力劳动的观念在作祟。实际上,服务也是一种市场交易,是你情我愿的自愿活动,彼此身份平等。景区的抬轿师傅不是旧社会的仆役,和顾客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从网上公布的视频来看,当时年轻的博主和抬轿师傅有说有笑、互动良好。博主还和抬轿师傅换过位,试着抬了抬,结果当然成了摆拍,也只能是摆拍。当然博主既没有这个体力,也没这个技术,只能自叹不如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博主就是体验轿夫的工作,表明轿夫的工作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也没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抬轿师傅也没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有网友说得好,“轿夫也是凭力气吃饭,花钱坐轿也是给人家赚钱的机会,都不坐了,人家怎么赚钱?”这番朴素的话,却说出了市场活动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来没有单方面获益的市场活动,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也就没有生产和就业。经过网上一味发酵后,有记者找到了视频中的抬轿师傅,其表示,他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他在景区抬轿子每个月可以挣3000-4000块钱,景区旺季的时候可以达到5000以上,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比较可观的,近两年由于疫情导致旅客变少,挣的钱就比往年少,现在经过网上这样一闹,这几天几乎颗粒无收。显然,师傅们并不会感谢那些打着维护他们尊严旗号、事实上却砸他们饭碗的网友,他们也不可能认同“年轻人体力好,就不该坐轿子”的“好意”。经过这件事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现在基本没有人敢坐抬轿了,那一群朴实的底层劳动人民直接失业了。“做这个虽然辛苦,但我觉得我靠自己的体力挣钱,不丢人。” 最后轿夫师傅问记者:“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怎么会突然之间失业呢?”说完就给记者留下了一个无奈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轿夫   抬轿子   景区   重庆   体力   尊严   师傅   年轻人   网上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