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助力《中国考古大会》打造前所未有的“遗址博览之旅”

近年来,我国考古进入公认的黄金时期。放眼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很少有哪个领域能如考古学般,呈现出如此令人惊叹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范式。在前沿科技的助力下,文物的价值阐释、创意保护及展示利用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考古事业的飞速发展正给公众文化体验带来怎样的改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就以电视呈现的方式,很好地回应了公众的好奇。

《中国考古大会》亮相以来,文物界、考古界为之振奋,广泛认为这档节目为中国百年考古发现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绚丽舞台,架设了公众和考古之间的有力桥梁。

上下滑动,可览全图

它在电视节目擅长的文艺展演和文化解读外,立足考古工作的特点和大众需求的痛点,主打体验式、场景化、沉浸感,特别是结合VR、AR、AI、8K、裸眼3D等前沿技术复现各大遗址的鲜活风貌,带领观众一次次“时空穿越”到历史现场,展开可看、可听、可触的亲密接触。

在《中国考古大会》这场前所未有的“遗址博览之旅”中,科技元素极大丰富且恰好到处地服务于内容表达。

一是“广角镜”功能:节目把遗址“搬”进演播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踏访”东南西北中。

首季《中国考古大会》精心选取良渚遗址、贾湖遗址、周口店遗址、殷墟遗址、海昏侯墓、三星堆遗址、曾侯世代墓葬群、城头山遗址、秦始皇帝陵、周原遗址、晋侯墓地、二里头遗址、西汉南越王墓13个在中国百年考古中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明星遗址”。

这些遗址作为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浓缩写照,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借助技术手段,《中国考古大会》突破棚内节目的时空局限,让每期舞台都变成浓缩遗址前世今生的灵动载体。

从以“罗盘”为灵感呈现“满天星斗”的大气舞美设计,到真实模拟考古现场视角的机械升降座席,再到针对每个考古遗址设置的“视+听+触”XR场景……节目用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的方式,赋予了舞台强大的表达能力。

当舞台灯光亮起,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如中华文明灿若星河,低头俯视“山川河流”似文化遗存星罗棋布。

观众在错落有致的移步换景中,时而“穿越”到万年前的历史情境,时而“瞬移”到千里外的考古现场,视听体验被大大延展。

二是“显微镜”功能:以超深景视角,将几代考古人辛勤探索的结晶给予淋漓尽致的体现。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中国考古大会》将科技考古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探索的实证精神融于内容创作,把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的心血结晶,予以精谨细腻的体现。

例如,第三期节目视觉呈现北京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中一本40米厚的“无字地书”,并向观众展示如何科技破译“地书”,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支持下专门拍摄了一段珍贵的视频,让观众一睹“北京人”标本的真容。

再如,第九期节目为还原秦始皇陵,呈现了六大独立的精美场景:有俯瞰秦始皇陵的恢弘视角,有对秦始皇陵格局分布和周边地貌的生动模拟,有等比还原的雄伟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还有根据现有资料复现的波澜壮阔的秦始皇陵地宫……

考古发掘证实或补充了文献中一些模糊或缺失的记载,让历史拼图更加丰盈立体,《中国考古大会》在技术加持下,让考古成果从学术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三是“望远镜”功能:探源“日用而不觉”,望见勤劳与智慧的先民留给我们今人的宝贵财富,感受文明如水,生生不息,润物无声。

走进每处遗址,节目都能梳理出很多与当下有关联的东西。在技术的赋能下,舞台直观还原先民的生产生活、审美趣味乃至精神世界,让观众看到中华文明动人心魄的萌芽状态,更看到先民的创造、创新、创举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今天的我们。

世界上最早的七音阶管乐器贾湖骨笛,是如今笛子的先祖,名为“龠”。第二期《中国考古大会》用3D打印技术对骨龠进行现场复原,并再现八九千年前宛转悠扬的笛音。观众感叹——原来我们的古代乐器这么发达,这么动听!

在《中国考古大会》通过“考古实验室”破解兵马俑的色彩之谜后,#有一种紫叫中国紫#登上热搜。“中国紫”唤起了观众对于先民智慧和民族美学的惊叹,专属于中国的色彩有许许多多,正是它们,晕染了我们骨子里的浪漫和典雅。

这片神奇的舞台打破观众和先民间的时空屏障,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切,努力讲好中国考古工作所承载的文化特质、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

监制 | 唐晓艳、李志翔

编审 | 刘 园、张凌云

编辑 | 余寻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周口店   遗址   中国   大会   先民   助力   前所未有   观众   舞台   节目   文化   历史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