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全网最详细的小米手环发展史!它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小米手环从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8 年,共出了 7 代。

这也许是你能搜到的最详细的小米手环纪传体发展史。

在一些故事的细枝末节中,可能存在主观的评价与推测,仅为艺术加工需要,不是收钱吹捧。

本文不侧重于手环穿戴类产品的参数,不讨论各家品牌的优劣,只是尽量详细地去叙述『小米手环』的故事。

阅读时长预计为 15 分钟,总共 7200 字,建议收藏后再看。


小米手环的诞生,没有多么轰轰烈烈,却意外地红红火火。


发售三个月销量突破百万,一年内突破了千万,在 2015 年还发售了 99 元的光感版。(注:光感版多了心率传感器,支持睡眠检测。)


2014 年 7 月 22 日,在『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的尾声,雷军放出了小米手环的 PPT,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玩意,雷军说 :“我们很快就好。”


小米4发布会

售价只有 79 元的小米手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也是『一块钢板』,表面采用了镁铝合金工艺打造,支持同期大热的运动计步和手机解锁,睡眠记录等功能。


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可是把智能穿戴领域的战火,点炸了。


Fitbit 手环

就像在 2011 年秋天点燃了中国手机市场战火的小米一样,大洋彼岸的新兴互联网公司 FitBit 将传统的计步器加上了一个小小的腕带,打造了『智能手环』这一概念,开辟了全新的一个市场。


左:果壳 右:咕咚

但即便过了两三年后,智能穿戴在中国还显得有那么些冷清,尽管果壳做过 『安卓智能手表』,咕咚做过『智能手环』,但它无疑都没能打开中国市场,原因很简单,它们的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


提前走一步是勇士,提前跑十公里那就是烈士。


果壳的智能手表售价高达 1999 元,在那个年代,可以买两台红米,还附赠好几个小米充电宝,支持心率监测的版本更是夸张,卖到了 2499 元的 “天价”。


咕咚智能手环也在 2014 年推出了支持接入微信运动的第二代,支持睡眠和心率监测,但价格也高达了 499 元——纵使比大洋彼岸的 Nike,FitBit 比起来便宜。


Omega 品牌的创始人曾袒露到,他们品牌一年总出货量大概在十万台,而中国市场仅占了几千台。


在小米手环发布的三个月前,曾有人做过一份统计,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乐意接受的智能穿戴价格在 399 元左右——说实在的,放到今天,也不算便宜了。


那么这样一款售价 79 元的小米手环能够点燃市场,也不足为奇。


当然,『低价』绝对不是一个产品成功的唯一因素,就像神舟的手机石沉大海一般,一味的追求低价只会变成廉价的便宜货,『低价+体验』才是小米手环制胜的王道。


79 元的它,在体验上也不会输给 499 元的竞品。有些可笑的事,同期的一些 499 元的产品把宣传重心放在了微信运动接入上,而初代小米手环对此只字未提,但同样支持该功能。


以微信运动为卖点的产品。

在结束了对小米手环的介绍后,雷军简单的说了一下小米的生态链战略——“爆米花”模式,提了一嘴小米手环的亲爹——华米科技。


2013 年 9 月,生态链战略刚刚启航,小米创始人之一孙鹏将华恒公司所研发的 Zwatch 给雷军试戴,自此,华恒与小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个月后,华米科技诞生,还获得了小米和顺为资本的投资,并研发了小米手环。

小米手环的红红火火,只是故事的开始,接下来要讲的故事,还有好长。


小米手环火爆无比,但有一个痛点没有解决,那就是“我究竟为什么要佩戴一个手环?”


纵使前辈们回答过无数次:能够计步,能够连接身体数据云云,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也不能够让他们去购买一款手环产品。


毕竟这些数据都只是痒点,但没有痒到让你淘钱包的地步,还没有让人在手腕上佩戴两款产品的地步,直到有人给出了一个答案:“它有屏幕,可以直接看时间,还能直接看数据!”这直接模糊了手表和手环的边界,让很多不注重手表外观的人开始选购手环产品。曾经有人说过手环巨头 Jawbone 的衰落,就从他们不愿意给手环加上屏幕开始。


因此,2016 年 发布的小米手环 2 升级的重心,就是那块 OLED 屏幕。当然,它也升级了运动算法,睡眠算法,应用通知等功能,售价 149 元。

(不过这块屏幕不能自行调节亮度,导致后期版本固件有强行降低亮度的操作。)


这当然不会是小米给出的答案,早在 14 年左右 Nike 等厂商的产品就能通过 LED 灯珠阵列在手环上显示时间了,而在手环 2 发布前,国内也有做成手表样式的荣耀手环 Zero 上市。


那个年代各类看时间的手环

但为何如此火爆的小米手环产品,时隔两年才做升级呢?


这里要说到小米与华米的“同床异梦”。


低下的毛利率


小米手环虽然名为小米,但无论是硬件研发还是软件服务,实际上都是华米自己的亲生骨肉,华米自然不愿意只靠着小米手环的低毛利率打天下,它也想有自己的品牌。


Amazfit 手环

于是 2015 年 9 月,Amazfit 品牌诞生,顺带着华米发布了自家的 Amazfit 手环,定位“比小米手环更高端的手环”,同样没有屏幕,售价 299 元。

(Amazfit 手环当时只能用 “米动 App”绑定,小米和华米对“小米运动”的纠纷也是从那时候埋下的。)


而此时小米正经历一场销量下滑的低谷(说实话,小米的低谷比很多创业公司的天花板都高。),再加之小米生态链产品众多,一开始只把手环当成手机的一个附属品,暂时未考虑将其产品化。


于是小米手环2,一拖,拖了两年。


当然,即便拖了两年,小米手环 2 在发售之初也是供不应求,粉丝和路人都非常喜欢。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仅仅是我们班级就有三个人佩戴小米手环 2。


同期竞品

好饭当然不怕晚,况且此时很多国内友商也在做自己的穿戴产品,价格大都在 80 元到 100 元不等,而小米手环 2 加了五十块钱,用上了给手环产品『革命』的 OLED 屏幕。


手环 2 的质感设计收获了很多好评,直到今天你还能在小米的官网上看到它获得了 IF 红点奖设计,很多用户也都说它加了一块屏幕,却比上一代漂亮许多。


它的成绩也没有让人失望,最终卖了 3200w 台,让小米在 2017 年超越了 Fitbit,成为手环界的老大哥。


但小米是爽了,小米手环的亲生——华米科技可算不上舒服,小米手环 2 的大获成功给小米手环 3 开了个好头,但也给 Amazfit 手环掘了一座坟墓。


华米给小米手环 2 加上了屏幕,自然也会给自家的手环产品加上。


米动手环

2017 年 9 月 20 号,Amazift 发布自家的米动手环,只支持用『小米运动』连接,特点是『彩色屏幕』,售价 299 元,不锈钢边框,搭配大猩猩 3 代玻璃,凸现『高级感』。


『彩色屏幕』,成为了手环界的一大升级亮点。


在小米手环 3 的研发阶段,手环领域有两大『彩屏』方案——即米动手环采用的彩色 IPS 屏幕和后续流行的 OLED 彩屏。


其实在 2018 年年初,上有供应链已经有了一批小尺寸的彩色 Amoled 屏幕供给手环使用,但华米选择了出货量更大,成本更低的黑白 OLED 屏幕。


2018 年很特殊,华米在美国上市了,小米也在香港上市了。


两家忙着上市准备的公司都没有太多心思专心做产品,无论是那一年售价 699 元的支持 ECG 功能的米动健康手环,还是外观酷似 iPhone 的小米 8,两家公司都没有掏出什么让人激动的产品。


同小米 8 一起发布的小米手环 3 也不例外,在手环 2 的基础上换上了可触摸的黑白 OLED 屏幕,支持多种运动模式,显示 24 个汉字,标准版售价 169 元,NFC 版本售价 199 元。


触摸屏和 NFC 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前者在华米自家的产品早已亮相,后者在半年前发布的竞品『荣耀手环3』上也有了。


一步慢不可怕,步步慢才可怕。


小米手环 3 NFC,直到 2018 年 9 月才开售。而 2018 年 9 月,搭载彩色触摸 Amoled 屏幕,支持 NFC ,运动健康算法更优秀的『荣耀手环 4』发布了。


荣耀手环4 与 黑加手环

外部的竞品带来的压力很大,但自家的『亲戚』也重拳出击—— 2018 年 8 月 7 日,由深圳如一探索科技研发的『黑加手环』在小米有品发起了众筹,配备 彩色 100% NTSC OLED 屏幕,无论是标准版还是 NFC 版本,都只比小米手环 3 贵 30 元。


深圳如一探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殷明君,在自主创业前,他曾是小米智能硬件平台研发总监,『黑加手环』的诞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米家团队创业的私生子,也有人说这是小米摆脱华米的一颗棋子。


更致命的是,『黑加手环』支持接入米家 APP,可以与小米的任意网关进行联动。


黑加手环一上线就爆火,但很快就在小米有品上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常众测产品结束众测后还会保留购买界面,但黑加例外。)而华米的工程师甚至还在 MIUI 论坛上发表“黑加手环没做过路测”的言论。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冲击,让小米手环 3 的日子没那么好过,好在打了几个月的时间差,且仍有价格优势,发布半年的小米手环 3 ,仍然卖了 1000W 台。


但中国的可穿戴市场,已经不是小米一家的地盘了——华为系的可穿戴产品,对小米的威胁很大。


小米手环 3 令不少期待很久的米粉感到失望,许多人猜测下一代应该会提前到来,事实果真如此。


手环 3 让我接触了智能穿戴,但小米手环 4 让我爱上了智能穿戴。


2019 年 6 月 11 日,在米家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巨能写和小米手环 4 诞生了。(吐槽 : 居然跟我同一天生日。)


Slogan:“改变从今开始,彩屏心率运动手环。”,荣获 2020 年 IF 设计红点奖,升级了 6 轴运动传感器,支付宝付款码,NFC 版本还新增了『小爱同学』,标准版售价 199 元,NFC 版售价 229 元。


(海外 NFC 版本 搭载了亚马逊的智能语音助手。)


简单来说,手环 4 的升级重点与『黑加手环』的核心卖点相差无几,但是把联动家居的功能,变成了语音遥控。


同时,充电器也从前几代的滑槽插入变成了卡扣式按入,极大程度上地缓解了前几代一不小心就没充上电的尴尬情况。


这一代手环是我最爱的,没有之一,曾经在『酷安』上流行的『表盘自定义工具』,一开始就是为了小米手环 4 打造的,同时,也催生出了第三方穿戴社区。


这块彩色屏幕与小米运动的高自由度极大程度地激发了用户们的创作热情,动态表盘数不胜数,各类资源琳琅满目。


值得一提的是,手环 4 的屏幕帧率在那个年代算是很高的,并且在设计之初并没有给滑动屏幕加上实时跟踪手指轨迹的逻辑,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极其流畅。


事实上,有可能是为了续航考虑,也有可能是为了给一年后的小米手环 5 铺路,在小米运动 V4.0.7 之后,手环 4 的动态表盘功能就基本变成残废了。


小米手环 4 绝对是一款里程碑产品。


发售 8 天出货量突破一百万,发售半年,全球出货量突破一千万。


步子迈大了也许是小米给粉丝的福利——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仍在佩戴小米手环 4,但这也给米动手环和黑加手环判了死刑,华米彻底放弃了手环产品线,而黑加也许久未发新品。


时间来到 2020 年的 6 月 11 日,小米手环 4 发布的一周年,小米手环 5 正式发布了。


标准版售价 189 元,NFC 版售价 229 元,加量不加价,换上了更大的屏幕,用上了更优良的算法,支持磁吸触点的充电,甚至还支持了小米手表所没有的银联闪付。

(注: 标准版对比 NFC 版本阉割了部分健康监测的传感器。)


虽然对比同期的荣耀手环 5 和 OPPO Band,它缺少了热门的血氧监测传感器,但它价格便宜,用户群体多,可玩性(例如第三方表盘,固件。)更加强,用户粘性大。


同时,它也有了更多华米系产品的特征——PAI 值,遥控拍照,女性健康,午睡监测。


当然,没有血氧传感器这一点不光是华米偏心,小米也有一点小心思 —— 正如华米不断“去米化”一般,小米也在试图“去华米化”。


2020 年,华米下半年的走量产品 GTR2 正是以个性化运动数据(也就是 PAI 值)和血氧检测功能为其卖点;而小米此前委托龙旗代工的 小米手表,委托 70 迈代工的小米手表 Color 也并没有血氧检测功能,如果让其手环产品率先采用该功能,未免有点打了高端产品的脸的味道。


此外它还用上了磁吸充电,终于不需要拆开米粒再来充电了。


当然它也有一些缺点,手环 5 的屏幕也被人诟病“帧率太低”,“屏占比没有惊喜”,这使得后续两代产品都在为了提升屏幕做努力。


虽然这一代没有 4 代的惊艳,但它背后的故事,却更加精彩。


2019 年,小米开始筹备自家的智能手表,并推出了龙旗代工的 Wear OS 小米手表 和 70迈 小米手表 Color。但由于『小米运动』是华米运营的软件,小米只能自己研发出了『小米穿戴』这一应用。


小米穿戴 与 小米手表

而到了 2020 年,随着 MIUI 12 的发布带来了『小米健康』,这一局面变得更加混乱,遭到了广大用户的吐槽与批评。小米运动陪伴了小米手环 6 年,它的价值与意义已经不是单由小米或者华米就能够决定的了。快刀斩乱麻,停止合作,绝对行不通,只能 “温水煮青蛙” ,让『小米穿戴』来适配后续发布的小米手环。(注:但华米还是留了一手,部分功能在小米运动上的适配更优秀。)


小米手环 5 的最终成绩没有披露,应该没有上一代亮眼。


毕竟手环形态基本走到尽头,疫情影响下的手环市场近乎饱和,昔日与小米田忌赛马的荣耀手环在同年 11 月发售了『全面屏』的荣耀手环 6,让手环与手表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起来,下一代的小米手环何去何从?总不能做了个手环样子的全面屏吧?


还真说对了。

2021 年 3 月 29 日,小米手环 6 发布,使得手环 5 成了小米历史上最短命的手环。


手环 6 的卖点也十分鲜明,那就是 PPI 高达 326 的『跑道全面屏』。


标准版不再阉割运动传感器,支持 6 种运动自动识别,支持全天睡眠监测,支持了血氧检测,标准版售价 229 元,NFC 版本 售价 279 元。(注:在此之前小米已经发布了支持血氧功能的 70 迈的『小米 Color Sport』。)


2021 年,距离智能手环的问世已经过去了 10 周年,从手环加上屏幕的那一天起,就有许多人质疑这一形态是否背离了手环的定义,而小米手环 6 的发布则给了一个答案:“我就要让手环充满光。”也有很多人开玩笑说:“小米手环买双不买单!”


也许有些强加意义,但这样的手环产品,对于我而言还是十分漂亮的。


跑道全面屏的出现为传统手环的形态续了命,纵使有许多人认为它太小气,做成小手表的矩形样式更加得体,也不妨碍有人就喜欢传统的手环外观。


当然,去掉了前几代一脉相承的电容式按键也导致了一部分用户不习惯该手环的操作逻辑,但是在高颜值的前提下,又要什么自行车呢?


在各项常规升级和真全面屏的加持之下,小米手环 6 的成绩也十分不错,发售三个月,全球出货量破三百万。


而『智能手环』这一条路,似乎真的快到尽头了。


时间来到现在,首先发表一下我对该系列的看法:小米手环 7 我非常喜欢,而小米手环 7 Pro,我建议它可以改个名字,叫做小米手表 Air 也不是不可以。


首先说小米手环 7 诞生的背景。


2021 年 11月,华米 Amazfit 品牌全新升级,彻底抛弃了『米动』 的名字,换了『Logo』的同时还加了全新的中文名,叫做『跃我』,还同时发布了新的手表品牌 Zepp。


但这并没有给华米带来太好的效果,在小米发布国际版穿戴产品后(例如 Redmi Band Pro,Mi Watch Lite,Mi Watch S1 等),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滑。


『去米化』是个华米梦寐以求,但始终做不到的事。诸如云米,小蚁的翻车经历已经告诉过其他生态链企业:盲目去米不可行。


当然,华米自身实力并不差,小米同样离不开华米的帮助。例如最新的小米自研高端手表——S1 Pro 上目前都还不支持最大摄氧量的计算,而小米手环 7 却支持。


既然咱们都离不开彼此,那就先好好过日子吧,小米手环的未来,还是得由华米和小米一同打造。


而 2022 年 3 月,小米穿戴产品的混乱也迎来了尾声,『小米运动』改名为『Zepp Life』,『小米穿戴』和『小米健康』合并为『小米运动健康』。(注:小米手表挺可怜的,仍然还在用『小米穿戴』。)


磨刀不误砍柴工,两家的乱事告一段落,2022 年 5 月 24 日,小米手环 7 发布,标准版售价 239 元,NFC 版本售价 279 元。


随着两家关系的回暖,小米手环 7 的华米特色也更加浓烈了——它居然用上了 Zepp OS。


Zepp OS 直接给小米手环 7 在可玩性方面加冕为王,支持各类小程序应用,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固件图标和表盘。酷安上的不少开发者为它开发了电子书,计算器之类的小应用。(这些功能甚至连 华米GTR/GTS 2 系列用户都无缘享受。)


而且,一改上一代被人诟病“太瘦了”的风格,在传承以前的外观的基础上把本体变“ 胖 ” 了一些,视觉更加协调,还支持了百种运动模式,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乐趣。


不过,对我来说最惊喜的功能其实是 AOD 息屏显示,以及和 Color 2 同款的火星表盘,前者让手环也能方便地看时间,不再需要跑步的过程中“下巴解锁”了,后者则体现了小米穿戴部门的协作能力加强了。


有些遗憾的是也许是合作出现了问题,手环 7 不再支持银联闪付,即使我用不到。


最后讲下小米手环 7 Pro。


2022 年 7 月 4 日,小米手环 7 Pro 在小米 12S 系列发布会上亮相,售价 399 元。(首发 349 元。)


手环 7 Pro 采用几家友商都热爱的方形全面屏设计,金属质感边框,最重要的是弥补了小米手环系列没有独立 GPS 定位的遗憾。


这里就不具体阐述它的参数与体验了,酷安上 6.0 的评分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运动算法上对比华米的小米手环7 毫无优势,不支持最大摄氧量和运动负荷等功能,可玩性也低得多,对于这样一款产品,我认为它可以学友商,改个手表的名字,也许卖相会更好一些。不怪它太普通,只不过手环太成熟。

总结:


回答几个问题,华米与小米仅为合作关系,目前小米手环除了 7 Pro 和海外的 4C 以外,全部由华米研发代工,算法也由华米提供,辨别产品是否由华米代工很简单:能够连接 Zepp life 的设备都是华米做的。


目前小米主要的代工厂是华米和歌尔( 红米手环 )以及 70 迈 ( Color ,Color 2。)


这篇文章的灵感是在下课的时候突然蹦出来的,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从初一到高三,居然在各路同学的手腕上见过小米手环 2 及之后的所有产品,我的舍友,我的同学,甚至我的老师,不管他们喜不喜欢小米手机,他们却都在用着小米手环,这让我感觉很神奇,所以我打算讲一个小米手环的故事。


非常感谢小米手环陪伴我的中学六年,人生又有几个六年呢?


说实话小米手环 7 在我心中已经足够完美了,接下来有关小米手环的故事,估计会是小米自身的成长了。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一个买过五个小米手环的普通高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小米   标准版   荣耀   表盘   穿戴   发展史   手表   售价   屏幕   青春   智能   详细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