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种观点:

地球的形成是伴随着太阳系一起形成的。

地球最初也只是一块岩石,当沙子或山体大的宇宙碎片降落到它其表面时,它便开始慢慢生长了。(最初,每天落到地球表面的星际物质超过6000万吨,而现在大约为150万吨——其中大部分物质由于太小,根本无法观察到。)直至大约7000万年后,地球才变成了现在的大小。


地球形成过程的特点

地球的内部充满了炙热的岩浆,外面则包裹着一层薄薄的黑色岩石,就像漂浮在池塘表面的那层浮萍。来自地底的炽热光芒从地表的裂缝中透射了出来。而被抛入空中的尘埃,则将白昼涂抹成了漆黑的夜晚。因为宇宙中没有能被吸附而拥有“自由身”的物质已经越来越少。理所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就越来越低,于是地壳便形成了。

第二种观点:

大约在45亿年前,一些气体、尘埃、冰粒等物质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地球的雏形,这个雏形只有一千米的大小,与茫茫宇宙相比,非常小。但就是这个“小地球”不停地旋转,吸收聚集着周围的其他物质,经过上千万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现在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温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地球   地表   雏形   岩石   热带   气体   宇宙   物质   大小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