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大旱之后会有大涝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是中国人几千年文明积累的经验。


大旱

很多人没办法理解,旱涝之间有什么直接关联吗?

还真有!

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阴阳五行也是如此。有一个泛宇宙的系统观念。

从某些角度来说,并没有错。

只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系统中心有了反转,但是系统关联没有太多变化。

抛开天地观,我们以地球为核心。

无论是水和空气,以及自己地球表面的各种生物活动,都可见可感的局限在地球表面上,几乎相对固定的存在。日夜交替,四季轮转,持续地进行着。

神话传说,天气变化是神仙们在调理工作。事实是,天气变化确实是地球这个“神仙”在调理。

因为水、空气、生物,甚至热量都相对固定,哪里不平衡,能量就会在哪里集中。

地球表面某一刻某一个区域过于热,水汽和风就会往那边集中;如果那边水汽太足,热量就会往那里去。

调节这一切的,就是海洋台风。

台风是地球的脉搏,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没有多少人为工程的时候,古代的谚语是相当准确的。

那是自然的真实变化。

包括旱涝关系。


洪水

人类肆意兴建水利工程,不停排放热气,地球这个系统就出问题了。对大江大河流域的冷热交替不那么敏感,无法再以台风方式从海洋调集雨水及时进行补偿。有些地方太冷了,也无法及时调集季风。

所以,地球这些年极端天气经常出现。

这是地球这个系统反应略微迟钝的表现。有时候更像系统紊乱一样,忽冷忽热。是地球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了地球的判断。

古时候,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往往是指第二年第三年。因为地球调节天气也是需要时间。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今天,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往往就是年内,甚至是几十天内。

旱涝转换非常快!

通俗的说,是人类把地球老母亲搞成了“神经病”。

所以,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时候,反而需要加固江河湖水的堤防。提高区域内老百姓迎接洪涝灾害的意识,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的地球就是这个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大旱   大河   旱涝   水汽   热量   台风   神仙   地球   人类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