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能过剩?中芯国际当机立断,台积电恐怕“麻烦”了

本文原创,禁止搬运和抄袭,违者必究!

一场席卷全球的芯片紧缺风波让台积电赚得盆满钵满,缺芯最关键的时刻,台积电产能供不应求,订单源源不断。5nm生产线更是爆单,不得已挪用3nm生产线进行生产。

可是芯片需求缓和之后,企业开始缩减订单。难道芯片转向产能过剩?台积电或面临美企客户砍单,该何去何从?

芯片需求大转变,企业缩减订单

在缺芯的环境背景下,台积电对于扩产是十分积极的。表示过将拿出1000亿美元,在近三年内提高产能。同时台积电又在南京工厂扩充28nm生产线。这还不够,为了尽早从设备供应商手中拿到货,台积电不惜加价购入设备。

这些动作都指向一点,那就是台积电为了提高芯片产能,宁愿花费大价钱也要满足市场需求。

至于额外资本开支带来的成本问题,自然是由客户承担。台积电扩产期间多次宣布涨价,成本问题因此得到了解决。

不只是台积电,还有中芯国际,联电等芯片巨头也不得已宣布调整代工报价。毕竟物以稀为贵,缺芯的时候想要卖到材料,货品可没那么容易。

供应链上下游都在涨价,芯片制造商只能跟着涨价。但部分市场的缺芯热潮已经平缓下来了,芯片需求也不再那么旺盛,而之前生产的芯片使客户堆积了不少芯片。

于是芯片市场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芯片设计厂商们开始调整库存,缩减在晶圆代工厂的订单额度。芯片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产能过剩,尤其是智能手机行业,去库存状态最为明显。

根据中芯国际表示:“目前看到最大的库存调整是在智能手机领域。手机公司仍有大量的库存,所以不需要采购额外的芯片。”

这句话指出了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的现状,因为消费者对购买手机没有了太大的兴趣,很多旧款机型根本卖不出去。

今年上半年,手机销售下滑了17%。如果有关注手机市场的人就知道,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对一两年以内的手机降价销售了,除了新款的旗舰新机能维持首发价格之外,基本上都在降价销售,此举或许是为了清理库存,降低库存积压带来的损失。

去库存的不只是手机厂商,上游通用芯片供应商也在调整库存,并向制造商缩减订单份额。

中芯国际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所以当机立断,在产能结构,营收布局等做出了调整。根据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营收财报显示,来自消费电子高端MCU,智能家居等芯片增长较好。其中智能家居的营收环比增长了24%。

由此可见,中芯国际正在做产能架构调整,把产能放在需求强劲的市场,避免多余的产能流入到不必要的芯片领域。不仅容易被堆积库存,还会造成产能浪费。

台积电或面临美企砍单,该何去何从?

芯片制造商的产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若客户都开始去库存,不再下新订单,台积电恐怕“麻烦”了。

毕竟台积电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充产能,结果客户可能不要了。台积电大部分的客户来自美企,关键在于美企芯片厂商离不开大陆市场,需要将芯片出货到大陆客户手中。但现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消费市场不景气,美企必然会收到砍单的消息。

一来二去,影响的却是台积电的销售利润。因此,台积电该何去何从呢?

或许有两种应对方案,一种是转变产能方向,和中芯国际一样,把重要的产能放在依旧需求旺盛的市场,比如工业芯片,汽车芯片以及高性能计算芯片等等。

另一种方案是台积电降低产能输出,把产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产能利用率。

这两种方案当中,究竟哪一种更适合台积电,以及台积电最终会作何应对,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可以知道的是,芯片需求下滑,台积电作为全球第一的芯片制造商,受到的库存调整冲击肯定是最大的。

台积电一边到美国建厂争取补贴,另一边面临被美企砍单的境地。台积电在美国市场押注越多,越容易吃亏。

因为台积电争取美国补贴后,不能继续在大陆扩建芯片工厂。台积电或将因此失去大陆市场广阔的未来。如果台积电不想被别人带跑偏,就应该及时回头,把产能放在该放的客户身上,明白哪些市场才是真正的后路。

总结

台积电最大的优势在于芯片产能和芯片技术,然而在有限的市场需求面前,技术再先进,也没有多大用处。换句话说,技术的优势是靠市场需求撑起来的。

大陆市场若不消耗美企的芯片,台积电迟早会失去产能优势。与其从美企身上获得订单,不如直接在大陆提高生产布局。当然,一切还得看台积电有没有足够的觉悟了。

你觉得台积电会作何调整呢?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领域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芯片   当机立断   智能手机   产能   何去何从   制造商   库存   订单   麻烦   需求   客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