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63738星球观察记录(1)

EH,暂无生物库编号,E563738星球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生物种群。

EH种群与宇宙中某些已发现的其他种群具有相似的生理构造,但我还是倾向于将他们定义为全新的种群。

依据有以下几点:

1.EH种群既有一定程度的智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生育能力。

这种生物性的平衡在其他所有已知种群中是从未见过的。

例如F878939星球上的PG,具有极强的生育能力。每个母体一次生育至少6个幼体,而母体一生中可以进行8-15次生育。观察时期母体生育的最高记录为135个。拥有强大生育能力的PG种群,智力极低,在持续观察过程未见到有进化的可能性。

W343854星球上的IF,具有高度的智慧。但是每个母体一生只能生育一个幼体,有的母体甚至一生都无法生育。

而EH种群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的水平,但是正是这种平衡性,使得对于整体种群来说,EH种群比其他两个种群生存和发展的更好。

2.EH种群是斗争性与平和性的结合体。

所有生物的生物性都具有单一性,斗争性或平和性。生物体内部只能拥有其中一种,两者不能共存。这是在此之前的宇宙生物共识。

例如F878939星球上的PG,具有斗争性。族群与族群之间只要相遇就会发生冲突斗争,造成死亡。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斗争性,才能使种群的规模维持在可持续生存的状态。

W343854星球上的IF,具有平和性。种群内部从不发生斗争。这也是尽管有着如此低的生育率,他们依然能够生存下去的原因之一。

而EH种群,从观察来看,是具有明显斗争性的。但是,在长久的发展中,他们形成了一种抑制甚至能够消除斗争性的方式:文化熏陶。

尽管这种文化熏陶并不是对种群中所有生物体都具有效用,但是,对于一个天生具有斗争性的种群来说,能够将种群内部稳定维持到如此一个地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3.EH种群创造了多元的文化。

文化,多么不可思议的创造啊!我甚至不知道如何描述它,这是我此前从未见过的。

EH种群内部划分为Z、Y、M、O、F五个族群。每个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所有文化中最重要的,是提倡提升生物体自身修为的R文化和提倡生物体与天地和谐共处的D文化。这两种文化都产生于Z族群,这个族群也是E563738星球上唯一一个自从其文化产生以来就从未断绝过的族群。Z族群也是EH种群中最重要的族群,因为Z族群拥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最庞大的规模。

文化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可以抑制和消除生物自身的斗争性,还可以对平和性产生增促作用。是维系整个EH种群稳定的重要纽带。

文化的创造将会是EH种群对宇宙所有种群和谐相处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将是各宇宙种群最终能在这个宇宙中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但是,就目前而言,EH种群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1.种群内部的斗争日益凸显。

这一现象根本源于资源的有限性。EH种群的数量对于E563738星球来说是庞大的,个体和种群的生存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而EH种群目前还没有能力离开E563738星球去其他星球生存,因此对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是可以预见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M族群和O族群的斗争性强,而这两个族群的文化对斗争性抑制较弱。从已知的历史情况来看,这两个族群一开始就是掠夺其他族群而生存的,这两个族群的斗争性是比其他族群强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强斗争性将对其他族群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严重威胁。

2.种群活力将逐渐变弱。

这一方面源于EH种族越来越多的生物体机体老化。老化的生物体无法再为种群注入活力,并且需要当前有活力的生物体去供养。

另一方面在于幼体出生率的不断下降。这意味着,种群注入的可成长的活力越来越少。

但是幼体出生率的下降也有好的一面。老化的生物体和幼体都是不能够为社会注入活力的,他们都需要当前具有活力的生物体去供养。

老化生物体是早于当前有活力生物体而存在的,并且老化生物体也对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供养他们是不可避免的。

而对幼体的供养是有可选择性的。这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减轻了当前有活力生物体的压力,使种群还能够保持平稳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如果幼体出生率不断降低直至打破某个临界点,种群内部的结构可能最终将静止,甚至走向崩塌。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显现出它的威胁性,但是基于EH种群的幼体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成长为可用的有活力生物体。这个问题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考虑并着手解决。

3.EH种族的生存和发展对E563738星球造成的破坏

EH种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E563738星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这种破坏又造成了E563738星球的自我保护机制触发。

如果EH种群无法与E563738星球做到和谐相处,而在此之前他们依然没有能力离开这里去到其他地方生存的话,恐怕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不排除种群的灭绝。这在宇宙史中并不少见。

EH种群内部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努力进行思考和解决。

第一次观察时长十年,已到期。

种群的变迁和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我将沉睡50年后,进行第二次观察,期待下一次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星球   斗争性   幼体   生物体   种群   母体   族群   活力   生物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