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太深刻,“鸡娃”一天上6小时兴趣班,娃患上“抽动症”

每年暑假,都是兴趣班的旺季,为了不使孩子待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其他孩子,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在家长看来,暑假那么长,在家里待着实在太浪费了,很可能还会把孩子懒“废”了,去兴趣班里面学一点技能、知识,是最好的超车的“弯车道期”。至于孩子怎么想、能不能承受,很多时候并不在家长们的考虑之列,于是乎,鸡娃“鸡”出了事情。

杭州小孩一天上6小时兴趣班,“鸡娃”搞出抽动症

浙江杭州,一位家长跟其他很多家长一样,本着“此时不‘鸡娃’更待何时”的想法,还没到暑假就一口气给孩子报了4个兴趣班,分别是围棋、游泳、英语、书法,这些课程的上课时间加起来,一天就是6个小时。

孩子也很配合,每天都坚持去上课,一节没落下。

但很快这位家长就感觉不对劲,她发现孩子的眼睛总会不由自主地往上翻。

这可把家长着急坏了,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抽动症。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表示,小儿抽动症是一种运动性或者是发生性的肌肉抽动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其中5-10岁的孩子最多见,发病率约为1%-7%。

至于患上抽动症,医生说,学生患上抽动症,可能和学习压力有关。并建议小孩应该更多的去玩耍。

显然,这又是一个“鸡娃”过当的典型案例。

无独有偶,前年深圳也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暑假被父母安排了很多兴趣班,剥夺了暑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嬉耍玩闹。但他没有杭州这位小孩那么幸运,“只得”了抽动症,他因为压力过大,导致体内肾脏器官衰竭,年龄永远被定格在8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恳求妈妈:“妈妈我好累,我想睡觉休息一会。”

古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本来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至少不落后于其他孩子,这样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现实情况是,很多孩子不仅没有因为上了兴趣班变得真正厉害起来,反而消磨了他们的天性,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性情变得乖张叛逆,甚至患上抽动症等病症。

“鸡娃”出这样的结果,相信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有了前车之鉴,作为家长的,是时候重新认真考虑兴趣班中“兴趣”的含义了。

兴趣,就是喜欢、乐意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只有孩子真正喜欢时,那个“兴趣班”才会成为真正的“兴趣班”,才值得给孩子报。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欢甚至厌恶,而家长强行安排,即便孩子去了,也不会好好学习,自然也学不精,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连学习其他功课时都破罐子破摔,并疏远家人,患上抽动症等。

就像大人上班工作一样,当从事的是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会觉得乐此不疲,哪怕加班加点也不觉得累。但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己感到厌恶的工作时,就算能天天摸鱼也不见得开学,反而会觉得很累。

因此,笔者认为,在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情上,“鸡娃”不可怕,但要“鸡”对方向,家长应该事先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是什么,找到后就朝着一个方向去“鸡娃”,孩子不仅不觉得累,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好,可以一个劲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玉不琢   兴趣   杭州   厌恶   教训   暑假   天上   深刻   情绪   小孩   家长   小时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