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背后有何更广阔的遐想?


“敲锣打鼓降一毛,无声无息涨一块”,面对年内油价在“暴跌与微涨”间的反复横跳,不少燃油车车主叫苦不迭。


油价的高位运行,也使得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


2022年上半年,即便在受到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导致能源短缺、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仍然取得了销量达428.5万辆,同比增长63%的成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仅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新能源汽车俨然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亮点,大放异彩。


路上“绿牌”汽车越来越多


另外,新能源汽车在不限购城市的渗透率已经从2021年的11.2%提升至20.3%,同比增长了近100%。这意味着,新能源车正在快速下沉到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


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那我国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推行新能源汽车?为何推行新能源汽车下乡?


“弯道超车”新机遇


从2014年开始,我国便首次实施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并且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延长该政策实施时间。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明确,再次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此外,今年5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组织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2022年5月-12月),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等至少11个省份,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这已经是国内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第三年。


《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种种政策和措施可见,我国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原因无他,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以燃油汽车为主导的时代,发动机制造是我国汽车生产难以攻克的大关,而顶尖的制造技术,被掌握在欧洲发达国家手中,因此,我国传统汽车行业发展受制于人,国产燃油车在世界范围内也并不具备竞争力。


但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遇也应运而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和自主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已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比如,新研制的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都实现了装车应用。能源电池方面,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时/公斤,无钴电池达到了240瓦时/公斤。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状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的产业竞争力非常强。


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


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崛起,意味着我国将突破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掌握更多话语权,由此实现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目标。


而在此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下乡,即是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内需持续释放,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市场更是潜力巨大,国内车企如若能把内需做好,那么在拥有大量订单和现金流的情况下,将更有底气冲击国际市场。


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为了更好地“出海”。


下乡是道真命题


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这三年来,成效逐渐显现,街道上“绿牌”汽车越来越多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7-12月,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35.8万辆,同比增长80%,明显高于行业增速;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实现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高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速约10%。下沉市场妥妥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下沉,首先离不开三四线城市及其乡镇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对于日常出行代步车的需求也随之高涨。


小地方的公共交通便捷和发达程度总归比不上大城市,这时,拥有一辆汽车无疑能够解决许多出行难题。如今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上下班高峰期拥堵、商圈附近停车场一位难求等现象已不足为奇,春节期间,许多县城的公路更是堵得一塌糊涂,水泄不通。可以说,下沉市场最明显的消费升级就是汽车消费。


三四线城市道路上车水马龙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08辆,距离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也意味着我国汽车消费特别是广大的下沉市场仍有非常大的潜力。新能源汽车下乡,恰逢其时,将进一步覆盖更多有需求人群。


其次,下乡政策的支持与补贴,为其推行增添了动力。


下沉市场的消费群体对价格十分敏感,一方面,高企的油价动摇了消费者购买燃油车的意愿,转而选择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新能源车型。另一方面,优惠的下乡补贴,撬动了更多的消费欲望。


事实上,近几年国家的补贴政策极大地拉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据工信部相关数据,2016年-2020年间,我国每年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从8.6亿元增长到105.4亿元,补贴总额超过300亿元。


今年这轮下乡补贴,则共有11省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并以现金补贴形式让利。从补贴幅度上看,多地补贴普遍达到3000元以上,像广东深圳、中山的补贴甚至达到1万元,而且部分区域汽车补贴政策还可叠加享受。


各地相关补贴政策列举


再者,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高性价比车型可选范围也随之变多。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异军突起,不断推出外观新颖、性能实用以及高性价比的新产品,让消费者逐渐摆脱了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国产新能源汽车亦成为了新选择。


乘联会发布的半年零售销售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中,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共计18.87万辆,名列第一;比亚迪秦和比亚迪汉则位居第二和第三;而特斯拉Model3则滑落到第四名,销量同比减少24.7%。我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探索推新,以覆盖更多价格区间和目标人群。


本轮新能源汽车下乡主要针对1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例如威马E.5、比亚迪秦PLUS EV、埃安S、红旗E-QM5等A级纯电车型均在补贴价位范畴内。再叠加免购置税等政策优惠,更适合追求经济与实用性的下沉市场消费人群。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种种可行性条件,皆证明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一道真命题。


广阔“蓝海”有待挖潜


要想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下乡推广规模,相关“保驾护航”措施至关重要。


制约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欲望的因素之一,就是“缺电焦虑”。尽管县乡地区车位相对富裕,自建房架设私人充电桩也比较方便,但目前公共充电桩布局失衡,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排长队等一系列配套问题,依旧有待解决。


既然新能源汽车下乡,那么配套服务也要跟上。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特别是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


公共充电桩设施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了3.8倍。三四线城市越来越注重新能源汽车充电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制定地方性建设补贴、充电服务费上限等政策,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下沉。这也进一步吸引了资本入局。截至目前,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有24.1万余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4.5万余家,1-6月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达45.5%。


根据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样备受人们重视。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各类事故时有发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作为新“三大件”,事关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可能会引发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严重后果。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虽然逐年走高,但其召回数量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涉及数量超过83万辆,占据全年汽车召回总数量的9.5%。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次数和召回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1.1%和75.9%,增长幅度较大。


国内车企仍需在产品方面下功夫


这提醒我们,我国车企在研发和制造阶段还需继续升级和优化。车企需要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坚持以过硬的产品力为核心,避免掉入只顾高增长的陷阱中。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良好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无论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等层面,我国均位居世界前列,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优势。


新能源汽车下乡更是能够提升下乡地区的交通安全水平,带动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下沉,还能带动当地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根据乘联会相关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上调到600万辆,预计8-12月月均销量将超60万辆。随着下沉市场的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所将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转载合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新能源   汽车   销量   燃油   遐想   上半年   广阔   政策   我国   数据   城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