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石门栈道


文/观舍

壬寅仲夏芒种后六日,我们四人组团参加了后疫情时期旅游推介优惠活动——汉中石门栈道一日游。

宝汉高速公路自去年全线贯通后,曾多次体验、观光,一路上不像其他“驴友”那样“指点江山”,大呼小叫。表面是波澜不惊的镇静,内心却是执血沸腾的焦虑。前不久刚刚进入老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库,两天后又要随团参与中国西镇吴山开发建设调研,隔行如隔山,惶恐心虚,急需热蒸现卖,充实自己。东施效颦也罢,邯郸学步亦好,总要对得起“专家”的名号,不至于真的滥竽充数,贻笑大方。

带着热情、责任和课题游览名胜古迹,是平生第一次。目标集中指向主景区,贪婪吸收寻觅亮点,评判优劣挑剔不足,整体思考揣摩主题。总想着兼收并取,借鉴引用,拿他山之石攻玉,借石门之酒献佛。原来人步入老年和青少年时的求知欲望是一样的,需要兴趣点燃、压力激励和担当支撑。

处处留心皆学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苦行僧式的偷学,终于读懂了石门栈道,悟出了个中玄机,领会了决策者的良苦用心。

石门栈道景区是古今中外首屈一指的交通博物馆。

石门就是隧道,远古时代没有隧道这个词汇,人们根据自己熟知的生活感受命名能够连接栈道的山洞。至于石门的开凿实乃中国奇迹、世界之最,是有史以来记录最早的挖掘技术。勤劳智慧的古代开拓者遇到阻断栈道的崇山峻岭,巧妙地运用热胀冷缩原理,先用大火把石头烧红,再用冷水快速降温,如此反复操作,改变石头的密度和强度,使顽石结构松散软化,采挖清理后,形成隧道。

栈道则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连阁修成的一种道路,能通行车马,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壮举,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连接川陕的褒斜古道最富盛名,它南起汉中,北到眉县斜峪关,全长235公里,始建于战国,兴盛于秦汉,既是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也是军队商旅的通行官道。

石门和栈道珠联璧合,“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最具古道特征,堪称“蜀道之冠”,是“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第三大建筑奇迹(茅以升语)”!浓缩复原的石门栈道,与古道并行的川陕公路旧址,横跨褒河的高速公路彰显了褒城亘古不变的交通枢纽地位,声临其境,犹如置身古今交通变迁历史陈列博物馆。

石门栈道景区是秦汉三国文化遗产的展览馆。

文化积淀和传承是褒城的灵魂和神韵,它能使大山梦回远古,也能让河水唤醒记忆。以刘邦、诸葛亮为代表的汉、蜀文化家喻户晓,深深植根于褒斜古道的崇山峻岭、林泉溪水之中。石门栈道景区山门两侧的浮雕、彩绘、泥塑、组诗,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和重大变革。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张良深山归隐、诸葛亮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等经典故事,也有与之交汇的传统文化共生内容,诸如凿壁借光、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亡羊补牢等。十里文化长廊,千年历史云烟,亦真亦幻,成为打开尘封记忆的第一张入场券。

石门栈道景区是历史名人褒姒的纪念馆。

风光旖旎的巴山蜀水,不但长满史诗,而且孕育了西周第一美人褒姒。她生于斯,长于斯,是冰清玉洁的冷美人,也是千金买笑的主人,还是烽火戏诸侯的罪人。这样一位凭貌美、冷艳三千恩爱集一身;因性格、放纵、红颜祸水殃池鱼的风云人物,至死不忘为家乡造福,给褒城带来荣耀和灵气。用她的神秘身世和传奇人生,丰满石门栈道景区的旅游产业,犹如曹操笔下的“衮雪”,势必越滚越大,渐行渐强。这一稀有资源被石门栈道的建设者,挖掘和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游客是对王后的缅怀和纪念,也是对石门栈道景区经营理念的肯定和褒奖。

至于石门水库因为淹没了摩崖石刻我对它没有好感,用余光瞥了一眼,没有太多记忆。那些处心积虑打造的非自然景观,我向来是嗤之以鼻,极力排斥的。

回家的路上听朋友七嘴八舌,高谈阔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诱发了灵感,理清了思路,故而朝花夕拾,书写成“四不像”的游记,并吟唱出自我陶醉的七言格律:

昨夜雨柔轻抚夏,今晨翠绿映红霞。

秦峰雾绕羞纱薄,蜀道车飞笑马爬。

褒水玉溪通大海,栈桥云路跨山峡。

清风送爽身心悦,天地人和誉汉巴。

(壬寅父亲节前一日)

(原创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石门   栈道   汉中   崇山峻岭   蜀道   秦汉   景区   古道   隧道   游记   交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