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还剩多少家民营航空公司

受疫情的冲击,许多原本就有困难的民营航空一时风声鹤唳。


2019年以来,已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发生股东更迭、基地变更等重大变化。


奥凯航空的大股东华电投资被央企华电旗下公司收购,王树声退出。


青岛航空则被青岛国资全盘收购,宋作文退出。


龙浩航空被河南国资收购,龙浩集团成为小股东。


红土航空部分股权被湖南国资收购,大股东同程转战长沙,更名湖南航空。


瑞丽航空将控股权转让给无锡国资,景成集团成小股东。


龙江航空将股权卖给江苏企业,创始人张玉铭退出。


不管怎么说,多数民营航空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民退国进成为近期民航业的热门话题。


那么国内民航业目前到底有多少民营航空公司,有许多争论,今天翼哥就来理一理国内的民营航空公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营企业的概念是什么。


我们看度娘是怎么解释的,有三个层面。


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

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


翼哥是这样理解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通过股权穿透,其实际控制人是个人的,就可以认为是民营企业。


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其大股东为个人控制下的公司。


所以本文主要看各家航空公司的大股东是谁,是国资的就是国企,是个人控制下的公司就是民营航空公司。


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谈,因为海航系的公司情况特殊,暂且不谈。



1全民资的航空公司


股东全部为民营资本的航空公司在我国民航业目前共家航空公司,其中客运航空公司6家,货运航空公司4家。


提出转让的,挂牌的,破产的,目前实际上真正的全民资航空公司只有3家客运航空公司,3家货运航空公司,总共6家。


1.长龙航空公司


长龙航空成立于2011年,原先是货运航空公司,2012年8月9日正式投入运营。


2013年增加了客运业务,目前主要从事航空客运业务。


截止8月底,长龙航空拥有57架飞机,其中客机54架,货机3架。


长龙航空注册资本5.62亿元,原先是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变为纯民资企业。


浙江、杭州国资也入股。


刘启宏为长龙航空的实际控制人。


2.东海航空公司


东海航空成立于2002年,2006年开始运营。


东海航空原来也是货运航空,2013年12月取得客运许可,目前只有23架客机。


东海航空注册资本20亿元,为内资与港资合资企业。


股东单位:深圳东港投资51%,东海联合集团25%,永港企业24%,后两家为港资企业。


陈仕洲持有深圳东港投资51%的股份,成为东航航空的实际控制人。


3.九元航空公司


九元航空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为7.56亿元,目前拥有20架飞机。


2019年10月,吉祥航空1.8亿元买下亿利资源所持九元航空11.8%的股份。


目前股东单位:吉祥航空95.24%,纪广平4.76%。


吉祥航空实际控制人为王均金。


4.龙江航空公司


龙江航空于2017年2月投入运营,是国内最晚出生也是规模最小的客运航空公司。


龙江航空注册资本8亿元。


龙江航空因为股权转让纠纷,前年经过两次司法拍卖出98%的股权。


民资控股的货运航空公司有3家。


1.顺丰航空公司


顺丰航空成立于2009年,于2010年1月投入运营,目前拥有64架货机,为国内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顺丰航空注册资本15.1亿元,是深圳顺丰泰森旗下全资子公司。


王卫通过上市公司顺丰控股全资持有顺丰泰森股权。


2.圆通货运航空公司


圆通货运航空成立于2014年,2015年9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拥有11架货机。


圆通货运航空注册资金4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喻会蛟。


3.中州航空公司


中州航空成立2019年,于2020年5月3日正式投入运营。


中州航空注册资金6亿元。


股东单位:河南中州腾飞40%,宋胜利30%,战阳30%。


侯星帆持有中州腾飞51%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战阳持有中州腾飞49%股份,加上直接持有30%的股份,总持有股份超过侯星帆。


4.友和道通航空


友和道通航空成立于2007年,2011年投入运营。


友和道通实际控制人为张煊楠,该公司已停运,几乎破产。


也就是目前只有3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


至于有人提到的奥凯航空,通过股权穿透,其实际控制人是央企华电集团,因此已不属于民营企业。



2


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


有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也属于航空公司范畴,但是民资参股的肯定就不属于民营航空公司了。


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共有5家。


三家上市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都属于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王正华。


吉祥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王均金。


华夏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胡晓军。


这三家公司属于民营航空公司中佼佼者,不但率先实现上市,在今年受疫情冲击下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


另外两家分别是红土航空和西藏航空。


湖南航空:成立于2014年,2016年5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


大家都知道原来是一些机票代理商合作搞的一个航空公司,后来因为股东矛盾加上资金纠纷,控股权转让给了同程。


同程接手后,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2019年湖南省国资收购了26%的股权,参股红土航空,2020年红土主基地迁至长沙,改名湖南航空。


目前红土航空注册资本16.7亿元,拥有14架飞机。


股东方:同程航空旅服集团38.75%,湖南新兴产权基金26%,深圳天颂财富20.07%,苏州金桔12.15%,唐龙成2.93%。


同程航空与苏州金桔属于同程控股旗下企业,股权相对比较分散。


西藏航空: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本2.8亿元,飞机规模37架。


股东单位:西藏三利39%,国航31%,西藏自治区投资20%,西藏睿翼10%。


西藏航空的股权有点意思,西藏三利和西藏睿翼的实际控制人为严伟,大股东是民资,但不绝对控制。


央企国航和地方国资西藏投资合计持股51%,也就是说国资成分大于民资成分。


不过我们认为西藏航空仍然属于民营航空。


不过西藏地方要收购控股权。


综上所述,除海航系航空公司外,国内民营航空共有12家。


其中全民资的客运航空公司3家。


长龙、东海、九元、龙江。


民资控股的客运航空公司5家。


春秋、吉祥、华夏、红土、西藏。


全民资货运航空公司4家。


顺丰、圆通、九州。


过去一年,减少了2家民营航空公司,瑞丽、青岛,分别为无锡、青岛地方政府控股,破产1家,友和道通。


也就是说已剩下12家民营航空公司,其中客运9家,货运3家。



3


如何看待地方国资收购民营航空


在民营航空公司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就是地方国资扮演了收购的角色。


对此,翼哥心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有资本愿意进入民航业,甭管是国资民资,最起码还有人看好这个行业,愿意进来,如果有一天连地方政府的领导对民航业都不关心了,那民航业就糟了。


忧的是:地方政府进入并非是真正市场起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政府喜好。


政府对这些快不行了的民营企业进行托底,对民航业并非好事。


翼哥认为:


一方面民航业还是要走市场化的道理,让这些企业优胜劣汰,留下来的必然是优秀的经过市场考验的公司,如同春秋、吉祥、华夏三家公司一样。


另一方面即使要去收购,进行整合,其实应该有实力强的航空公司去进行收购,加快整合民航市场,对提升市场掌控力,消除过度低质竞争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效应,惩罚那些劣质公司,将其淘汰出局,一轮又一轮的接盘侠出现,最终损害的还是这个市场。


如果民航没有实现有效出清,最终又将走进低价的同质化竞争,对民航发展并非好事。


我们就是看美国民航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经历了多轮巨亏、多轮重组,最后形成了四大航空集团控制主要市场的局面。


行业才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其实从奥凯航空身上我们就应该吸取教训,股东经过多轮变更,但并没有彻底改变公司运行的轨迹。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句话意义重大,内涵深刻,民航业更要好好贯彻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航空公司   圆通   中州   东海   西藏   股权   客运   股东   货运   航空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