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 一箭发射16颗卫星

前言

曾几何时,发射一颗东方红,

就红遍半边天。

如今中国出去的火箭,

不是一箭一星,

而是一箭16星!

总第185期原创,大约阅读5分钟


-1-

事件回放

8月10日12时5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等1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搭载16颗卫星,给卫星的布局设计、安装操作、分离方案等工作带来了多重挑战。由于星箭机械、电气接口数量众多,为满足多星卫星布局和控制路数要求,研制团队设计了多星布局承力筒和多星分离控制方案,确保星箭接口的匹配协调。

同时,由于多星发射对分离安全性要求高,分离设计难度大,为了将16颗卫星安全、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型号开展了数次多星分离安全性仿真、分析工作,从卫星布局、分离方案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最终采用了分批分离的方案,通过分离前调整箭体姿态、增加姿控正推等措施,确保多星分离安全、保证入轨精度。

针对16颗卫星在整流罩内布局紧凑、相互之间空间交错、对接安装空间狭小、操作难度较大等情况,型号合理安排星箭对接流程,并通过人机仿真、对接演练等措施规避风险。

专家表示,一次要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首先要解决“乘客”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研制人员充分梳理卫星的结构形式、任务需求,创新设计了一款3层多星分配器,能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为每颗卫星安排舒适的“座位”。

此外,卫星到天上后要离开箭体,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卫星不同的解锁方式和分离能源所带来的运动偏差。研制团队根据卫星布局,对所有箭体和卫星偏差进行多轮仿真计算,设计了12次分离动作,确保22颗卫星安心“下车”。


-2-

独家观点

一般讲,一箭多星的发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把所有卫星全部送入相同或者相近的轨道;

第二种,把数颗卫星依次送入不同的预定轨道。

相对来说,第一种方式简单,易操作;第二种方式复杂,技术含量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印度的一箭104星使用的便是第一种发射方式。虽说,第一种发射方式相对于第二种方式简单,但是,也需要很多关键性技术。比如,星箭分离必须保证准确无误,释放卫星时要保持好距离和节奏,不能发生相互碰撞等等。

此次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

2.1 封锁中国,不现实

国际空间站,1998年建站,2010年投入使用。一共有合作国家16个,很遗憾中国不在。不是我们自恃清高,而是人家不带我们玩,因为我们太落后了。别说空间站,简单的航空都成问题,还还敢说航天。

不过正是由于自己无依无靠,所以激发了国人自我研发的过程。直至今天,中国的天宫,天问,纷纷发射成功。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通过封锁中国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不现实,也不可能。

以美国为例,在贸易上四处增税,理由是对中国贸易逆差。但是已经加税三年了,逆差减少了么?没有!

通过限制芯片等高精尖产品来压制中国崛起,今天来看反而我们的自主芯片大行其道,美国得逞了吗?没有!

通过搞政治牌,拉拢五眼联盟,怂恿台湾,成功了吗?没有!

这些都说明,中国是封锁不住的。

2.2 自力更生,我在行

最好的学习就是模仿!

中国从来不缺少这些。要知道我们吃的谷物有很多种,周礼记载五谷是“麻黍稷麦豆”。其中的小麦就是4000多年前从波斯传进来的。在丝绸之路打通后,中国大量学习外部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输出自己的优秀文化。

每每遇到国家危亡,民族困境的时候,我们都同仇敌忾。国人凝聚力最强的时候,就是被压迫最狠的时候。近代的抗日战争,鸦片战争,都充分说明中国人不可欺、不可侮。

自力更生,要求我们独立自主,协同跨越。你不给,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获得。在中国航天领域,我们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在军工领域,得到以色列的帮助;在汽车产业,我们得到了日德的帮助。

当时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足够了!因为我们最善于的不是创新,而是模仿。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进而有了全世界。2022年1-7月份中国出口的汽车数量高达150.9万台,同比增长50%,今年超越德国指日可待!

2.3 民营资本,在行动

在地球的外围空间发射卫星,这是一种稀缺资源。根据1919年的《巴黎公约》和1944年的《芝加哥公约》都确定了“空中主权”原则,即缔约国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拥有主权。

所以很多国家把200公里可以算作领空上限,此区域已经几乎是真空。而即使低轨道的卫星距地面也有1000~5000km,常用的同步卫星轨道距离3.6万公里。言外之意,在此以外的空间,哪怕就在我头顶,也不属于我。

那么问题来了,只要有本事,那就发卫星吧!先到先得!所以美国的星链计划,也就是马斯克的那家公司居然已经发射3000多颗!设想下我们的头顶上到处是私人卫星,是不是很担心?这就是资源稀缺性,这也是下一代通讯6G的基础!那时真是全世界无缝隙,无死角的联通。

我们需要,也呼唤民营资本,尽快进入航天领域。现在的海南文昌,已经有了实质行动。浙江宁波的象山也在建立。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将大大助推这个行业,也将创造更多的宇宙资源。


-3-

写在最后

本次长征六号 一箭16颗星,不是数量有优势,而是分布落点有优势。为更好的落座,排布,下车做出了跨越式的探索。这比三哥的一次性同一个轨道批发下车要强多了。

我们在航天领域有很强的韧性和后发力,希望在国际空间站使命结束后,继续合作。不要闭关锁国,更不要夜郎自大。只有不断连接,学习,创新,才能打破自我设限,引领科技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空间站   美国   中国   航天   轨道   布局   领域   方式   方案   空间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