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赚钱的秘密十:勿因小而不为

不少人总是想象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滚滚而来的财富,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老板。但说实话,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是继续碌碌无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太迫切想赚到钱了,心态上出了问题。他们似乎忘了积少成多、万丈高楼从地起的道理,只想发大财、赚大钱,对于赚小钱的事情没兴趣去做。

不要看不起赚小钱,赚小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加个人各种各样赚钱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广济人缘。试想一下,一个连小钱也赚不到的人,真正碰上了发大财的机会,那时他有足够的能力、经验、气度来获取财富吗?

另外还有很多人在选择创业的时候,都想着去做高、精、尖产品,不愿意去做一些小产品,研究一些小项目。认为那些小玩意儿市场小众,利润不高,这么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其实这是极其荒谬的。

因为,小产品也可以不断做强做大,也能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功。就好像吉利、麦当劳这些公司,他们的产品不过是剃须刀、汉堡包加薯条的小产品而已,却已经是世界500强的企业。

生意人应该“大小通吃、大小兼容”。不管大钱小钱,只要不违法的钱就去赚!这才是生财之道、赚钱之术。

一、辣子田螺

严琦,原本是一位普通的重庆人,以辣子田螺这样一个普通的川菜起家,炒出了亿万家业。

10多年前,严琦还和多数人一样,过着稳定舒适的工薪生活,在重庆市一家银行做会计师。后来她发现,重庆人喜欢跑到郊外寻找美食,觉得郊外的菜品更加有风味。

说干就干,严琦跑到市郊的成渝高速公路边租了一间房子,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餐馆。在经营项目的选择上,她反复斟酌,选来选去,最后选定了田螺。

为了自家菜品没有竞争对手,严琦不仅在选材上煞费苦心,选择的是肉质细嫩的福寿螺,而且在味道上也下了很多工夫,反反复复多次地做试验,试验用过的田螺就足足上千斤之多。

由于味道特别棒,辣子田螺名声逐渐传了出去,严琦的小店由最初的五张桌子扩展到三十几张、一百多张,最后整整一条街都被她租下来了。而现在,她已拥有53 家全国连锁店,超过7000名员工。

肯德基、麦当劳本来也是小生意,但是,他们在世界各地"复制"出无数个肯德基、麦当劳之后,那就是绝对的大生意了。

二、破烂王

辽宁锦县新庄,有一位号称“破烂厂长”的人叫张春祥。人们之所以叫他“破烂厂长”,是因为他专上“破烂项目”。1990年,这个以生产塑料膜为主的企业想转产,有人建议上大的,干“洋”的,张春祥上项目总是不敢与大厂争原料、争市场。他认为,他们厂现在的人马刀枪还没有与强者抗衡的条件,所以,他选择了生产擦机布这个“破烂项目”。

擦机布是大企业不想干,一般企业嫌脏不愿干的项目。这个项目原料充足,市场广阔,投资少,容易干。于是他便投资了几千元钱,生产起了擦机布。一般大企业都需要擦机布,所以产品比较好销。当年就获利7万元。尝到了甜头后,他们又接二连三地干起了扎扫帚、做拖布、薄铁加工等6个不起眼的活计。企业的“雪球”越滚越大。“破烂厂长”志存高远,他要走“以小见大”之路。

有市场的产品再小也是大买卖,没有市场的产品再大也是小生意。


三、尿布

一个生产小孩尿布的日本公司,居然跟丰田汽车一样在世界享有盛名,这就是尼西奇公司。近年来,这家公司连续被政府称为“出口有功企业”。因为在扩大出口方面的成就,公司董事长多川博还获得了日本天皇授予的奖章。

二战结束后,多川博从政府的人口普查资料中获得数据:日本每年大约出生29万个婴儿。他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找到了思路,决心专门生产经营尿布。

上个世纪40年代,尼西奇公司是一个生产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橡胶品小商品的综合性企业。当时由于经营不当,客户订货量严重不足,曾有面临倒闭的危险。

多川博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生产出一种用户需要量大的产品,公司根本就生存不下去。而生产尿布,在那时看来,是大企业不屑干,小企业不愿干的买卖。多川博经过长期的市场预测,看准了这一行,办起了尼西奇尿布专业公司,专营婴儿尿布并集中力量创制名牌产品。

尼西奇转产的决策,不能不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当时的日本,有汽车大王、电器大王,还没有听说过哪家办起了尿布公司,出现过尿布大王。而尼西奇公司为人所不为,在今天看来,这恰是他发迹的一个诀窍。

尼西奇尿布公司成立后,多川博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创造了“尼西奇”尿布,深受孩子妈妈们的欢迎,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这家公司随着胜利的节奏,迅速发展,年产尿垫1000万条。这个产品几乎占领了整个日本的尿布市场,还销售至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尼西奇尿布公司已有职工20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70亿日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就是这个生产尿布的尼西奇公司,效益超过了很多生产汽车、飞机的公司。

四、专收破烂

香港有一家专门收买烂铁的鑫成金属有限公司,一年营业额竟达9亿多港元,真正实现了"垃圾变黄金"的发财致富的神话。

公司董事长陈奕辉的成功之道就是:别人眼中的废物,可能就是自己手中的宝物。要善于在别人忽略的缝隙中寻找机会,贱价买入常人眼中的废物,再转变给有所需求的客户,使之成为财富。

陈奕辉读完中学后就参加了工作,后来成为了香港某公司中国大陆办事处的联络主任。由于工作关系,使他与冶金部门联系日渐熟络,这也奠定了他后来“拣垃圾”事业的基础。为了做好“拣垃圾”的工作,陈奕辉经常出入于各地的废料场,寻觅优废金属。他随身带着三件工具 一把锉,用来锉开金属,分辨其成分;一块磁石,以判断金属是铜还是铁;一个秤砣,可确定金属的分量。

此外,陈奕辉还善于议价,他从事买卖金属数十年,对各类金属价格走势如何,货源在哪,哪里缺货,哪里可卖到好价钱均了如指掌,大多可卖得高价,利润丰厚。

回收的金属废品,多数是陈奕辉从世界各地收购得来,从那些废旧电缆、废旧电器设备电线以及废旧电脑线路板上进行拆解,获得含铜量达九成以上的高级废铜和贵金属,如金、银、钽等。拆解工作安排在深圳的厂里进行。人工将塑胶与铜线分拆,效率虽然会慢一点,但却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用化学方式拆解,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些加工厂分拆出来的产品大多卖给内地的企业,做提炼或生产材料之用。

陈奕辉非常看好废料回收这个行业前景。他说,在1990年,鑫成集团的业务量就占中国回收废铜总量的五成之多,而中国目前是“鑫成”的唯一市场,单是这个市场,已使该集团1992年达到9亿港元的营业额。

任何买卖,要是能够做好做细、持之以恒,就是能创造巨大财富的生意。

五、个体食堂

被称为“外来工城市”的东莞,已发展成国际制造业基地,仅外来工就达到了本地人口的6倍,超过500万人。同时,东莞市拥有1万多家外资企业和几十万家大小民营企业,但很多企业部没有食堂。于是,专事供应外来工日常三餐的"个体食堂"就产生了。

据统计,该城城乡私营、个体饮食业有近万家,共有20000多名饮食业员整天为张罗外来工三餐而忙碌。这些个体食堂,各可供应10多个菜式,民工花上一二元钱,就可以吃上足以填饱肚子的经济饭菜,若随意小炒或加点菜,也不会超过三五元。真正做到“薄利多销”“经济实惠”。个体食堂平均每天营业额都在5000元以上,若加设早市和夜市,还可多做一两千元的生意。

个体食堂做的虽是最低消费档次的外来工生意,但由于数量特多,营业额也相当可观。就以500多万外来工的80%来算,一年365天计,个体食堂营业额就达近100亿元。这个数字足以羡煞那些专做高档消费的大酒楼、大饭店。

人扎堆的地方钱扎堆,做大生意可以在少数人身上赚钱,但做小生意必须在更多的人身上赚钱。

六、让利

作为一个县级市的义乌,却有着自己的民航机场,有着浙赣线上二等大站的火车站,为什么呢?因为义乌是赫赫有名的"小商品王国",汇集了包括饰品、花类、针棉、文化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小五金、皮具箱包、电子钟表、袜类、玩具等在内的28大类、700余小类的15万余种小商品。从几分钱的纽扣到几万元一只的世界名表,应有尽有。

200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实现交易额300亿元,连续10年雄踞全国百强集贸市场首位,被称为“华夏第一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低价策略是它经久不衰的关键,同样的商品,这里的批零价仅为零售市场价格的1/3,甚至更低。但更具竞争力的是义乌商人“做小生意赚大钱”的经营理念,这也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生意经。

以牙签为例,追求1盒牙签赚1元钱,还是100盒牙签赚1元钱?义乌商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原因是,如果1盒牙签就能赚1元钱,利润太丰厚,其他批发商和零售商就会抢着做牙签生意,也就不会有人会跑来义乌来进货了。而100盒才赚1元钱的生意,却不是谁都能经营下去的,因为如果没有相当大的销售量,卖牙签恐怕连摊位的租金都赚不回来。

为了扩大销量,义乌人在所有环节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说来也许没人相信,义乌小商城商品批发价格好多时候比出厂价还低。为什么?因为摊主去厂家拿货时,根据拿货的多少厂家会给摊主一定比例的回扣作为奖金。义乌人却把这些回扣的奖金让利于顾客,使得来进货的零售商越来越多,良好的信誉品牌就打出来了,而且让“薄利”与“多销”良性互动,成就了这一方市场。

正是这种实打实的经商理念,如今义乌小商品城在国内外建立了数百个分销市场;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贸易机构、3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远销美、日、韩、阿拉伯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人的商业策略就是薄利多销,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七、青春宝

杭州的青春宝片剂大概算的上是中国最长寿的保健品,畅销30多年,在保健品市场上一枝独秀。近年来,每年的销售额都在2亿元左右。

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是什么原因就是青春宝片剂平实的价格策略,一瓶80片的服用量仅18元左右,价格十分大众化。与众多的保健品虚高价格大幅让利经销商不同,青春宝是实实在在让利消费者,厂家及经销商都是极其薄利,广告宣传也朴实平易,他们的挣钱是实实在在,靠口碑的日久天长积累,靠信誉的始终如一的叠加,他们销售出去的每瓶产品盈利不多,具体的成本也大体能算得出来,不像别的保健品,动辄每盒每瓶两三百元,甚至更高。

实在的企业终究是不会吃亏的。保健品行业经常是“城门变化大王旗”“各领风骚两三年”,好多曾不可一世的保健品最终无疾而终,而青春宝却一枝独秀,原因不言自明。

俗话说 “三分毛利能吃饱,七分毛利却饿人。”意思是假如因为贪心而定价太高,往往容易导致生意萧条,产品滞销。

八、廉价生意

泰国首都曼谷有几处酒店都有“廉价商场”,因为这里出售的象牙制品,木龛、鱼皮袋等带纪念意义的小礼品,要比旅游商场便宜10%以上。

柯里郎先生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他决意要在廉价商场旁开一个水果店,以较廉的价格出售热带水果。

许多生意朋友劝柯里朗先生取消这个念头,因为一般在廉价商场旁开店是很难与对手竞争的,敢于在闹市中开廉价商场的老板是能进到较低价的货的,后来者要夺去他们的顾客,谈何容易。柯里郎却“偏向虎山行”,他认为与廉价商场争卖相同的货物那才是硬碰硬,不合算,他要利用的是廉价商场的名声,另辟蹊径来经营水果。

泰国旅游业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发达,合理的价格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到过泰国的游客都愿意重返乐园,柯里郎抓住这个特点,大做廉价水果生意。他从帕塔稚等地运来新鲜芒果、菠萝、椰子等水果,按整箱100铢的价格售出,虽然利润只有8%,但是一天可卖出几千箱,薄利多销的目的达到了。并且逐步发展到多种经营,比如经营红宝石、棕榈油等,还加工一些廉价香水。这些商品都是游客比较喜欢的。

柯里郎的廉价水果店生意越做越旺,以至许多原来的到廉价商场的游客觉得买几箱水果到宾馆里痛快地吃一顿比赴宴还有趣,于是争先恐后地挤进柯里郎的水果店。

在人气很旺的廉价商场旁边经营廉价水果,完全可以因为经营规模大而将价格降得较低。价格低又会导致更大的经营规模,如此良性循环,哪有不赚钱的道理。

九、净菜配送

聪明人不仅乐于干赚小钱的生意,甚至没有本钱同样可以赚钱,即人们常说的“白手起家”。

郴州有一姓丁的普通妇女,原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夫妻双双都因企业倒闭而下岗。为了生存下去,夫妻两人到过饭店打工、也开过排档、跑过营销,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通过认真的分析,给了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初中毕业,没有特殊技能,没有社会关系,身体条件差,做事情婆婆妈妈等等。

要是平常人,早就认为自己“死”定了,没有一点发财的希望了。但她思前想后,总结出了自己的优点 为人踏实,善于操持家务,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的。然后,她继续分析市场需求 现在的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好多人没有时间去市场买菜,做饭时间准备得也相当匆忙。

于是,丁大姐便决定做净菜生意。她找了一辆旧三轮车,买了几把菜刀、几只篮子,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净菜配送中心。净菜配送业务其实就是帮客户买、择,净、送菜,总共只收取菜价的10%作为加工费。由于她开展的业务是市场的空白,所以很快就传开了, “丁大姐净菜配送中心”生意越做越好,已经由开始时的夫妻档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后来,一些企业食堂、大宾馆、酒家都来找她做净菜生意。

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就能通过做小生意发财,小生意独特的魅力由此可见。

十、小男孩

年仅14岁的美国小男孩艾德勒,一身经营着三种生意,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9岁那年,艾德勒开始小本创业。那年,凭着父亲借给他的19美元,开设了一间剪草作坊,他独自一个人,靠一部二手剪草机找活干。一年之后,他用赚来的钱投资,又买了一台新机器,第三年,又买了五台新机器,小男孩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艾德勒经营的第一种生意就是老本行剪草,他还将专利出售给对此项目有兴趣的人。同时,艾德勒还要到处去讲学,教人如何经营剪草公司。他的公司除了帮客户剪草,还帮客户清扫落叶以及提供铲雪服务。

艾德勒的第二种生意,是开设了一间儿童用品专卖公司。有一次,艾德勒进了一万个胶篮,然后把一些糖装进篮中交给零售店,结果一下子都卖光了。艾德勒就组织各种货物,组合后出售,使客源不断。

艾德勒的第三家公司,是为教青少年如何做企业家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他在公司里教给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如何经商赚钱,还借给他们本钱,鼓励他们积极创业。

艾德勒说 “做生意不在乎年龄大小,也不在乎本钱多少,关键要有创意,要用发财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找出他们能够生财的支点来,然后你就行动起来抓住它。”

而艾德勒的目标是,在18岁时赚足4亿美元。

小小年纪通过小小的生意,就能取得大大的成就。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人小志大,定会梦想成真。

十一、变废为宝

二战爆发后,犹太人加龙省收到美军需要大量脱水蔬菜的消息,他马上意识到这个赚钱的机会,当机立断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买下工厂后,加龙省就专门加工脱水马铃薯供应军队,由此发了财。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有人研制出了冻炸薯条,却不被人们看好。因为马铃薯本身水分就占了34%多,假如把它冷冻起来,肯定就会变成软糊糊的东西,这样恶心的东西谁会喜欢呢

然而,加龙省却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产品,于是大量生产,产品问世后,果不其然,在市场上很畅销,成为他主要的财源。

在经营中,加龙省发现,冷冻炸薯条太浪费马铃薯了,经过分类、去皮、切条和去掉斑点这几道工序,每个马铃薯只有一半可以用,剩下的都当做垃圾扔了。于是,加龙省决定将那些当做垃圾的马铃薯变废为宝,把这些剩余的马铃薯掺入谷物做成牲口饲料,居然养活了15万头牛。

小小的马铃薯,就构筑了加龙省的庞大商业帝国。现在,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马铃薯、并从马铃薯的综合利用中,每年取得12亿美元的高额利润,成为了当今世界上100个最有钱的人之一。

犹太人认为嘴巴的钱好赚,因为人的生存就是要靠不停地吃喝。全世界人口嘴巴的面积加起来,足足有几千亩大,想想看,一年得倒进去价值多少钱吃的、喝的?


#广州头条# #清远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净菜   义乌   尿布   马铃薯   廉价   生意   秘密   市场   产品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