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家中企退市看中美经济博弈中的得失

这两天最受市场关注的消息,就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及上海石化等5家企业发布公告,申请自愿将其美国存托股份从纽交所退市。

产生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根据该法案的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检查审计工作底稿),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

外界普遍认为该法案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受此法案的影响,前期已经有多支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中美大国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法逃避的中美经济博弈

中美由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关系紧张,是中国经济实力崛起所带来的当然结果,这已经反映在各个方面和层面。中国除非甘愿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否则,中美之间的这种冲突与竞争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中美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在未来双方如何搭建相互之间都能够接受的相处模式,来避免最坏结果的出现

美国面临的问题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不可避免地会挑战美国在二战之后所搭建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中国也需要与自身政治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事务话语权,以维护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合法权益。

对普通中国人及中国政府来说,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至今,回到过去显然是无法接受的结果,与此相反,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等方面还需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在此情况下,面对来自既有秩序占有者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从过往历史来说,任何一个国家或群体,几乎不可能对自身地位相对衰落而无动于衷

国内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考虑的应当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

历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军事冲突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如果单单通过贸易摩擦就能解决政治经济利益的分歧问题,恐怕是最低烈度的形式,也是最好的方式和结果

近几年,在中美经济博弈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多种工具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包括金融制裁、产业链封锁等多种方式。

此次5家中企选择在美国选择退市,则是中美在金融领域进行博弈的一个表现形式。

美国金融霸权形成的基础

美国的金融制裁是建立在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之上的,而美国的金融霸权是建立在其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货币体系基础之上的

美国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行国债,而不用担心主权债务违约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美元在本质上属于世界货币。

一切以本币计价的债务都可以通过货币发行来解决,美国在切实享受在世界范围内收取铸币税所带来的好处

作为美国央行的美联储,也在事实上成为了世界央行。这也是美国在爆发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以邻为壑,进行危机转嫁的基础。

世界经济金融中心的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因素的,并且这种历史惯性因素会推动其长期持续。

站在当前的时点,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种角度来看,英国都属于一种二流的国家,但是从世界货币地位来说,英镑作为储备货币却位居人民币之前,仅仅位列美元、欧元和日本之后。

现代货币属于法定货币,背后所代表的是国家主权信用。这种国家主权信用的建立和消弭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英国之所以能维持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英镑依然属于硬通货,就是因为英国历史上是一个世界霸主,其过于拥有过像美元一样的世界地位。

对于今天的英国来说,其仍然在享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主权信用红利,对于美国来说,其可能在透支未来金融霸权地位为其所带来的好处

为什么金融制裁不能想用就用

在美国对外制裁所使用的工具箱中,金融制裁应该说是最具威力和最有效的工具。

但是,正是因为其有效,使用需要慎之又慎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提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换句话说,如果金融制裁工具使用不当,面临的可能是会被反噬的风险。

自二战以后,美国以美元为中心牵头制定了世界货币结算的体系。

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排除在美元结算体系之外,就意味着被排除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这是任何经济贸易参与主体,都无法接受和无法承担的后果。

但是,如果面临现实的威胁,作为主权国家不可能不考虑可能的替代方案。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这种替代方案一旦形成,就会是一个长期的无法扭转的趋势。

对于中国来说,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强大的人民币的货币结算体系和资本市场就是当务之急。

在经济发展壮大之后,谋求主权货币的世界地位,本来也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只是美国的强力威吓加速了这一进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五家中企之所以可以坦然从美股退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已经非常活跃,A股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市场,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对这些企业来说已经可以被国内资本市场充分替代。

相较于这五家中资企业发行上市之初,国内资本市场已经不太缺钱。这五家中企退市可能是中美资本市场脱钩的一个序曲,从长远来看,这削弱的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竞争力。

近几年,美国国内经济政治斗争的民粹化和短视化,从长期来看,无疑在加速葬送美国的未来

结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美国利用其在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势,来制裁和打压国内的产业和企业,对国内企业界及政策制定者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它让社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自身的短板以及什么是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在此情况下,自然也就明白了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中美   英国   美国   资本市场   得失   中国   货币   政治   金融   国内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