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圆明丨这就是圆明园

大学毕业刚来北京那会儿,不怕累,不怕晒,冒着酷暑,迫不及待想一睹帝都名胜古迹的风采。其中,最想去的一处就是圆明园。

我曾对圆明园充满好奇。小时候课本上的圆明园,刻画了清朝屈辱的历史。英法联军侵华,野蛮粗暴,历史昭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上残垣断壁,满目疮痍,让人联想到英法联军的残暴、清政府的狼狈。“落后就要挨打”的警训,就是从那时铭刻我的心间。

损坏的圆明园让人们对其鼎盛时期充满遐想。在课文《圆明园》中,法国雨果先生控诉了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狂暴罪行,也描绘了圆明园这个美轮美奂的园林。他这样赞美它:“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中收藏着历代王朝的奇珍异宝,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就藏于此,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重要部分。“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让人充满好奇和想象,疼痛和惋惜。

如今的圆明园,除了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了人们避暑纳凉,赏荷看景的好去处。历经了沧海桑田,今天的圆明园褪去她华丽的衣装,正展现着她美丽温柔的一面。

带着好奇心初入圆明园,我便赶上了一年一度的荷花节。睡莲躺在水面上,悠然惬意,如同熟睡的婴儿,荡漾在夏日的微波中。水塘深处的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仿佛出浴的美人儿,羞涩地展示着蓬勃的青春。园内时常会遇见大片平旷的草地,雕刻整齐的灰白磐石散落其中,仿佛天宫的玉石掉落人间。

一望无垠的荷塘中,泛舟的游人时常出没其中。几只黑天鹅若隐若现,不时梳理着顺滑的羽毛,似乎有些害羞了。徜徉在一望无尽的荷塘中,赏着并蒂盛开的莲花,吃着荷花冰淇淋,喝着“朕的水”,品着“朕的荷叶茶”,让人情不自禁拿圆明园与隔壁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一比高下。我一路欣赏,一路徜徉,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期望。

自从遇见了这荷塘胜景,每到夏日荷花盛开的季节,我必往圆明园走一遭,仿佛没见到圆明园的荷花,便不算是见过真正的荷塘。

母亲来帝都的时候,我带她游览圆明园。母亲格外兴奋,流连忘返,圆明园成了她那个夏天美好的记忆。去的次数多了,我便留心园中石碑上刻的文字。有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解到我的脚下竟原本是一座豪华宫殿。不知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凄美的爱情故事呢?哪位帝王曾前来驻足?哪位嫔妃又曾来此凝望,夜宿在湖边石墙堆砌的宫殿里,为帝王日夜守候呢?

今年盛夏,圆明园的荷花进入了观赏期。满塘的荷花,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勃勃生机。我漫步在园中,只觉得远离世间纷扰,工作琐事如过眼云烟,颇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意味,还多了些“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豁达。

这就是圆明园,无论历经多少苦难,她总是露出微笑拥抱生活,拥抱明天。无论你贫穷和还是富有,圆明园永远会用历经沧桑的温柔的双手,轻轻抚摸你的脸颊,传递着生命的豁达和生生不息。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

ymyxck_gw@163.com(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请所有投稿者“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谢绝一稿多投。)

[撰稿]

伏 美 静

[摄影]

宋 会 强

贾 佳

[编辑]

朱 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圆明园   英法   雨果   夕阳红   帝都   荷塘   联军   豁达   宫殿   稿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