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一日一学-列缺,偏、正头痛都不怕

列缺穴

命名】列缺穴的“列”有分解、裂开之意,而“缺”指缺口。肺经经气像水一样流到此处,遇到“缺口”向外分流,向外侧流向了阳明经,向内(里)流向了任脉,向下流向了本经,本穴起到了联络其他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又被称为肺经的络穴。

精确定位】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自我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即是。

主治

①本穴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是治疗伤风外感的要穴,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哮喘、咳嗽、咽喉肿痛等。

②本穴直接联络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上颜面,其支脉通项后大椎,故本穴可用于治疗头项、颜面疾病,如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落枕等,有清热散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③本穴有通调水道、调理任脉经气的功效,可清热利湿通淋、调理膀胱功能,用于治疗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等疾患。

④此穴位于腕部,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手腕无力、疼痛等。

配伍应用】配风池穴、风门穴、合谷穴主治感冒、咳嗽、头痛、项强;配照海穴主治咳喘、咽喉疼痛。

一穴多用

1. 按摩:用拇指在穴位处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左右移动;也可用按法、掐揉或按揉手法。持续时间以局部有酸胀等感觉为宜,每日按摩1 2次。

2.艾灸:艾炷隔蒜灸,取黄豆粒大小艾炷置于蒜片上,再放到穴位上,每次3 5壮,每日灸1次,双臂交替灸,症状缓解后隔日灸1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列缺   穴位   咳喘   桡骨   任脉   经络   颜面   流向   咽喉   缺口   功效   头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