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嫌弃姐姐找对象冷落了自己,专家:不要总是责怪原生家庭

人们常说,兄弟姐妹是父母在这个世上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一路走来,兄弟姐妹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虽然有时候会彼此嫌弃,但终归会不离不弃。她(他)是我们的玩伴,和我们一起感受快乐;她(他)是我们的手足,让彼此不再孤单。有了高兴的事情,我们希望第一时间和兄弟姐妹分享,有了苦难时,我们有能伸出双手相互帮扶。

当父母年老离去的时候,兄弟姐妹就成了这个世界上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的最亲的人。

可是也有人说,兄弟姐妹小的时候是手足,长大了,彼此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兄弟姐妹就成亲戚,有了距离感。

当然,这其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件回顾】

妹妹认为爱情不能重于姐妹情

大双和小双是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对双胞胎姊妹花,在两个人极为相似的靓丽外表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大双温柔沉静,小双外向活泼。

姐妹俩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也极好,虽然性格不一样,但是姐妹俩总是能找到共鸣点,吃能吃到一起,玩能玩到一起,说也能说到一起,就像人们说得那样,双胞胎就是天生自带默契性。

可是这份浑然天成的默契随着姐妹俩的长大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大双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有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小双毫不犹豫地去北京投靠姐姐,想和姐姐永远在一起。

可是当小双到了北京和姐姐一起生活了几年后,却发现姐妹之间的情谊变了 ,姐姐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凡是都让着她,关心她的姐姐了。

事情还要从小双刚到北京时说起。

那时,大双找了男朋友,和男朋友一起合租在一间房子里。小双刚到北京,就住到了姐姐的出租屋里。

三个人住在一起很不方便,考虑到妹妹还没有工作,大双也就没再说什么 。

刚到北京那会儿,小双就忙着四处投简历找工作。

有一天晚上,小双正在电脑前写简历,就遭到了大双的责怪,大双责怪小双太私自,完全不顾别人工作一天太累需要好好休息,书桌就放在床头,灯光和打电脑的声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别人的睡眠。

大双的男朋友此时也跳起来将灯关上了。

小双觉得姐姐这是和男朋友联合起来欺负自己。

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小双无法接受,就是三个人一起去逛街,大双和男朋友走在一起,完全不会回过头喊她一起走。小双倍感受了姐姐的冷落。

思来想去,小双认为,这都是因为姐姐找了男朋友才造成的。

她觉得姐姐就算找了对象也要以家人为主,姐妹情永远大于爱情,为此她还奉劝姐姐不要太把男人当回事。

她还列举了大双男朋友的种种不是,证明这个男人配不上大双,希望大双能和男友分手。

大双觉得妹妹已经严重干涉了自己的生活,虽然她们俩自小一块长大,姐妹情深,但是长大后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自己心里很清楚,不用妹妹过多的干涉。

自此,姐妹两之间有了间隙,每次小双感到被姐姐忽视,就以任性来对抗姐姐,大双也越来越觉得妹妹太自我,太自私,姐妹两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了。

无奈之下,小双想到了远在家乡的母亲,她想让母亲出面劝一下姐姐,凡事要以姐妹情为主,不要太把爱情当回事,要对自己的妹妹多关心一下。

没成想,当母亲听到了她的诉求后,第一反应是:“啊?又吵起来啦?你赶紧搬出去,分开住,谁也不要理谁。”

无奈之下,小双只好搬了出去,自己重新租了一个房子。

姐妹和好又失和

小双搬出去一年,大双从来没有去过小双的住处。姐妹俩各自安好,过起了自己的生活。

姐姐的冷淡一度让小双很难过。

直到一年以后,大双和男朋友分手了,姐妹之间的感情有了转机。

那段时间,大双心情很糟糕,每次给小双打电话就问小双:“妹妹,你下班之后能不能过来陪我?”

虽然小双的公司离大双的住处很远,但是小双仍旧下了班就赶紧赶过去陪伴姐姐,第二天一大早还要早起一个多小时赶去上班。

虽然累,但是小双还是为姐妹俩的感情好了而感到欣慰。

看到姐姐心情不错的时候,小双就有意识地提醒姐姐说:“看吧,你要是早一点能听我的,把我说的话当回事,是不是感情上就不会受伤害了?”

有时候她又会对姐姐说:“你现在知道了妹妹的重要性了吧?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也有需要你的时候,可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你,你都在忙着谈恋爱。”

每次听到妹妹说这样的话,大双心里都很难受,她觉得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妹妹一次有一次的拿过去的事情伤害自己的自尊心。

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错误的人也总会离开。

一段时间以后,大双总算从失恋的情绪当中恢复过来。

鉴于这段时间小双总是往大双这边跑,自己的租住的房子却要空在那里,姐妹一商量,索性从新租一个房子,搬到一块居住。

于是两个人选了一个双方上班都很接近的地方租了一个房子,搬到了一起。

小双很高兴,她终于又能和姐姐住在一起了。

可是小双还没从这种喜悦中缓过劲来,大双再一次恋爱了。

大双恋爱以后,小双又找回了那种被姐姐冷落的感觉。

她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周而复始的被冷落的感觉,她再一次给母亲打电话,希望母亲能从中调解,希望姐姐不要太把男人当回事,而是要注重亲情,照顾好妹妹。

无奈之下,姐妹俩的母亲只能带着姐妹二人一起去做调解。

姐姐眼里的妹妹是被惯坏的小孩

在调解现场,小双说自己特别重感情,把姐姐看得很重,可是大双听了妹妹的话,反驳说,自己才是最重感情的那个人,自始至终,妹妹才是那个被惯坏的孩子。

大双回忆,自小明明自己只比妹妹早出生几分钟,可是在父母的眼里,自己俨然就是一个比妹妹大几岁甚至是十几岁的孩子,总是被要求:“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大双说,其实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很讨厌妹妹的自私,可是因为父母都偏向妹妹,自己只能默默接受。

大双记得自己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她正在安静地写作业,小双突然拿起一把剪刀将大双的头发剪掉了。

大双当时就愣住了。

可是母亲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

大双说,母亲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哎呀,你妹也是跟你闹着玩的,头发总会长出来的,没事。”

甚至都没有让小双解释一下,就直接给她开脱了。

到了北京以后,小双的自私已经让大双忍无可忍。

大双说,有一次小双提前回家就坐在饭桌前吃饭,她自己的椅子放在阳台上,懒得去拿,就坐着大双的椅子,大双回家后在那站了很久,她都不知道要给她让个座。

还有一次,小双把大双的玩具掉到了油碗里,一向有洁癖的小双只是把这个玩具捞出来,递了几张纸给大双,就不再管了。

可是当她知道那天大双穿了她的T恤后,又立刻问大双:“我的衣服有没有弄脏。”

大双认为,妹妹的这种双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后来在北京两个人虽然住在一起,可是各自的东西各自保管,互不往来。

她认为这种局面都是和母亲的教育有关,母亲一向就是青红皂白不分,追求表面上的平静,造成了小双现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认为每个人都得让着她。

大双也承认,也许自己做这些事情,母亲也会这么处理,可是依她的性格,她永远都不会像小双那样做这种出格的事情。大双认为按照两个人的性格,母亲的处理方式就是对坏孩子的纵容让好孩子得到了更多的伤害。

小双也承认,这些事情确实都是自己干得,而姐姐确实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两个人的母亲张女士终于坐不住了,张女士说,她其实没有偏心,只是两个女儿的个性不一样而已。

张女士认为小女儿虽然调皮任性,但是性格大大咧咧不计较。而大女儿虽然文静,但是内心想得太多也计较得太多。如果是大女儿做这些事情,她也会那么处理。

可是两人的母亲说小女儿不计较,明明在姐妹亲情上,小双要求得更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来自原生家庭的痛

说起自己过分依赖姐姐的原因,小双禁不住泪如雨下,她说,主要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太大,所以在那个家里,她唯一能信赖和依赖的人只有姐姐。

大双也承认,这么多年姐妹俩选择留在北京就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

她们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让姐妹俩这么排斥。

小双说,过年都不想回家,回家就害怕。

原来,姐妹俩生长在一个很不幸福的家庭里。

姐妹俩单位父亲性格暴躁,家庭责任感很少,又非常重男轻女,对两个女儿不闻不问,姐妹俩是母亲一个人辛苦带大的。

父亲只要一回到家里,家里就充斥着争吵声,姐妹俩也亲眼目睹父亲对母亲家暴,每次父母争吵要闹得整栋楼都能听到。

面对强势自我的丈夫,张女士始终忍让迁就,毫无办法,就连这次让他过来一起调解,他都不肯。

大双认为作为女儿,自己早就没有办法承受了。

她认为这个家早就名存实亡了,母亲一直维持着这个糟糕的家庭其实就是对她和妹妹最大的伤害。

听到大女儿这么说,张女士才说,她其实在2019年就已经和丈夫离婚了,那时候自己的父亲生病了,丈夫不允许她回去照顾,她才想到了离婚。

可是离婚后她又和丈夫商量离婚不离家。她认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自己出去租房子还要花一笔钱,两个女儿也没有结婚,她还要维持着家庭表面上的完整。

两个女儿都认为,自从母亲离婚不离家以后,父亲对母亲更不尊重了。家庭的氛围让女儿们更不想回家了。

大双说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己有时候很自卑,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不舍得放弃这样的家庭。

要从原生家庭里得到成长

可是不管女儿和专家们怎么说,张女士都认为她和丈夫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婚姻关系,而是有了亲情感。她解释说,丈夫也不是不可理喻,也不是永远都是不好的,也有好的方面。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在外人看来很糟糕的关系,在张女士这里还有很多的不舍。

眼见无法改变张女士的想法,情感调解专家提醒姐妹俩,当自己的人际关系或者自我调解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总是去找归因,把这些都怪罪到原生家庭上,这样就很容易给自己不好的情绪找理由,去固化自己的命运轨迹。

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认知偏差的问题。

一句话引起了张女士的共鸣,这位母亲打断专家的话,说自己也感觉两个女儿认知上出现了问题,她希望女儿不要总是把问题归结到她的身上,她认为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女儿把问题都归结到她这里,让她难以承受。

张女士 认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她不好好照顾姐妹俩的父亲,一旦他身体出现了问题,最后还不是要女儿去负担?

说到激动处,张女士崩溃大哭。

最后在专家的调解下,大双和小双觉定不在过多要求母亲,而是试着去理解她。

结束语:

有人说张女士这种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做的那些事情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可能就像调解老师说的那样,张女士自己也是个无能为力的人,对暴躁的丈夫毫无办法,年轻时要离婚也没有娘家人支持,想的太多能力有限,作为母亲,为女儿减轻负担是她最大的愿望,所以我们也没必要过多地去苛责她。

原生家庭的影响和痛点,在你未成年前可能会很深,但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要学会强大自身,有自己的主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要沿着错误的方向一错再错。

通过调解,小双意识到了自己对姐姐过多的依赖是不对的,随着她们的长大,姐妹俩终究会有自己的生活,要学着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独立起来,这样两个人的生活才能真正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姐姐   妹妹   家庭   北京   姐妹俩   男朋友   姐妹   事情   母亲   女儿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