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弄不明白,血糖基本等于白测

糖尿病目前公认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全的阐释清楚,所以以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还不可以被彻底根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降低引起的慢性疾病。

从医学角度来讲,糖尿病不是十分可怕,可若是血糖居高不下,就会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定要及时稳定血糖标准,尤其是餐后血糖,十分重要。

对于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而言,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那么两者哪个比较重要呢?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接着往下看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定义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未进食时所检测的血糖,之后准备进食时间至少在八到十个小时之内,晨起之后没有吃任何食物的情况下,除喝水外,这种血糖监测叫做空腹血糖

因为每个人全天血糖含量,包括进食、活动等情况,血糖标准会有所波动,者空腹是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所以通过检测空腹血糖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

正常人空腹血糖参考范围为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则要考虑糖尿病可能,如果空腹血糖升高水平在正常与糖尿病水平之间就属于糖尿病前期。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即餐后血浆葡萄糖,进餐10分钟后,随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血糖开始升高,餐后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空腹血糖是在糖尿病发病时升高,但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是在发病前约10年前已处于临界状态(IGT),为了早期诊断糖尿病,应该重视OGTT2小时血糖也就是餐后血糖。

提示:在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7.8mmol/L,正常范围4.4-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血糖 11.1mmol/L,同时患者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多饮、多食等症状,就能确诊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非常重要,不过相比而言,空腹血糖更加重要。

如果空腹血糖不达标,就会水涨船高,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更加明显,所以功夫学堂前侧非常重要,但是餐后血糖同样不可忽视,如果空腹血糖达标了,但是餐后血糖值仍旧比较高,一样会造成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全天血糖的稳定达标,才能防止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降低餐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注意饮食的多样化

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疾病之后,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每餐主食和副食一定要搭配的,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过饱过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才能有效维护一套的健康抗,对控制餐后血糖是有帮助的。

增加活动量

现代人忙于工作,忙于生活,都不怎么喜欢运动,可是时间长了,身体难免会出现问题,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也为了保持血糖的稳定性,建议经常运动,可以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小跑幽火,增加运动量,提高胰岛素的抵抗能力。

肥胖者一定要减肥

餐后血糖高并不意味着得了糖尿病,但若是自身比较胖,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就比普通人要高很多,因此,想要稳定餐后血糖,远离糖尿病,肥胖者一定要减肥,减肥的方式一定要合理,千万不要过度节食,也不要轻信减肥药。

结语:看完之后你了解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血糖   胰岛   胰岛素   并发症   全天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水平   稳定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