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保护一岁以内孩子的心理健康吗?

孩子自出生到一周岁为婴儿期,婴儿期是人生的最早阶段,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想象、思维、言语、情感、意志行动、自我意识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都是在出生后这个早期阶段发生的。宝妈需要知道一些婴儿期心理卫生知识,才能保护好一岁以内孩子的心理健康。

婴儿期的心理健康是人一生的起点,对成人的心理素质将产生深远影响,生后第一年是婴儿神经系统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婴儿期的经历决定其大脑能否发挥最大潜能。婴儿出生后,接受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照顾和刺激,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认识世界。婴 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形成“依恋”的感情联结,这种情感使婴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减少恐惧和焦虑,获得安全感,建立自信。因此,母乳喂养很重要,宝妈在哺喂、护理婴儿时应经常对孩子逗笑、抚摩、说话、唱歌,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好婴儿心理发育的监测,早期发现儿童的发育延迟对于诊断和提供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断奶的心理问题,宝妈在断奶前几个月慢慢添加辅食,逐渐过度到粥、饭等食物,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切忌突然断奶。

2.婴儿逐渐长大,大小便需要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慢慢训练,不能对孩子过分训斥和埋怨,更不要打骂孩子。

3.婴儿心理很脆弱,家长不能吓唬孩子,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孩子在经过吓唬之后心理会留下阴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家长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地、有针对性的教养孩子。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儿童保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心理健康   孩子   目的   婴儿   家长   阶段   过程   心理   婴儿期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