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殊,历史悠久,这座不用门票的古城随我来看一看

江南自古富庶,却也多豪杰,多壮士,抵御外敌入侵颇有经验。


温州苍南,蒲壮所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630多年历史了,这座城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筑。


江南颇多古迹,皆与抗倭有关,抗倭名将,以戚继光最为有名,这里自然也是如此。

到这里还可以尝尝戚继光饼,算是当地美食。


进城不用门票,是个可以走走看看的好去处。



夏日炎热,进了城门,就看到有个阿姨在卖凉粉,仙草冻之类的,加上些许薄荷水,一点糖粉,一边走,一边吸溜着,走走看看。


走上城门,两尊大炮倒是霸气。



城墙上,还有几株百年大树,乡民多在此聊天乘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象吧。



这里唐宋以来素为戌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防倭寇而建,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时期,当时首任千户总驻守夏积在龙山脚下主持修建蒲城城墙,3年后竣工,此地便改名为“蒲城”。

正统八年(1443年),雾城“壮士所”并入后,合称“蒲壮所城”,现称蒲城。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而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所,整体建筑古朴雄浑,一如当年。

蒲壮所城墙周长五里三十步(约2550米),高一丈五尺(约5米),底宽二丈(约7米),顶宽一丈二尺(约4米),北面城墙靠山,为圆弧形,南城面海,东、南、西面有三座瓮城,均为方形,蒲壮所城整体呈“天圆地方”形状,外绕护城河,与蒲江相通。

敌人入内,自然可以来个瓮中捉鳖,一网打尽。瓮城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明朝江南福建一带倭寇作乱,行事猖獗,因为抗倭成重中之重,此地也是抗倭名城。



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蒲壮所城保存完整,选址、布局科学合理,对研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军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一些老建筑,还经过修缮,看起来更加舒服一些。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还是马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贸易中心。

有趣的是,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瓯语、闽南语、畲语三种方言,其中城内居民通用的瓯语,据说是来自温州一带的抗倭兵官所说的方言受当地闽南话影响后的产物。

真的是完全听不懂的存在了呢。



这里民风淳朴,民俗独特,我在想若是有闲,倒想正月十五来这看看拔五更,很是有趣,现在的城市里,已经很少有这样的热闹了。

城头留影,到此一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蒲城   倭寇   江南   温州   壮士   城门   明代   历史悠久   城墙   古城   门票   语言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