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代销保险养肥了谁?又坑害了谁?

曾几何时,各家银行代售保险产品风靡一时,在2004 2008年期间达到顶峰。2008之后,随着银保产品各种问题的暴露,比如客户购买时收益,期限,何时可支取,提前退保的风险都没有跟客户明确告知,甚至很多客户都不知道是买了保险,还以为是收益高的定期存款,交满五年就可以支取,实际上很多年交产品在交满5年后还要再满10年才可以支取,有的万能险甚至身故才可以支取,而且随后几年到期的短期趸交产品收益都达不到同期银行存款收益,造成了很多群体性的事件,少数银行网点甚至被愤怒的储户砸门封堵,银监部门收到了海量的投诉。鉴于当时银行保险销售出现的乱像和风险,银保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随之联合出台了规范银行保险销售的文件,明确禁止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驻点推销,严禁银行销售人员把保险说成存款,所有代销的保险产品都必须用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备查等等。银行保险代销的乱像才得到有效整治。

那么银行为什么热衷代销保险呢?当然是高额提成的诱惑,由于保险公司没有银行那么多的网点可供推销产品,所以只能借助银行,每一万元销售额给银行的费用大概是400元,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因为保额销售都是论亿记的!而具体经销的银行理财经理又能分到多少呢?除了每卖万元得200 400元绩效工资外,还有一笔不菲的灰色收入,即保险公司暗中给的提成,据了解,提成的比例大概在每万元1000 1500元之间,这是指年交产品,趸交产品要低些。这是巨额的隐性收入,因为销售额可能是每季度百万记的!这就不难理解银行为什么那么热衷推销保险产品了!

那么现阶段各家银行销售的年交产品收益究竟如何呢?以某保险公司一一款年交产品为例:每年交5万,连续交5年,25万的本金到第六年末支取,本息是273000多,如果按现行银行存款利率来算,显然是不划算的,但是如果银行存款利率在这5年内连续下调,那么这款产品还是可以抵御利率下调风险的。像这款银保产品,客户购买不必担心本金利益收损,因为都已经明确载明在保单上,如果有闲钱不用,又担心存款利率下调的储户可以适当购买,不过,如果你清楚了银行销售人员会从你购买的保险中会得到多少好处,我想你决不会再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银行   本金   储户   销售额   保险公司   收益   保险产品   风险   客户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