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的对抗虚无

想写点东西。

一个人在家,大脑电影般,一帧一帧,闪过着一些念头,《十三邀》看的心不在焉。

思索着,孤独,虚无,孤独,合解的字眼,我承认,其实骨子里害怕孤独,但却不喜欢喧嚣,越来越偏爱独处。

人总是有多个切面,多个纬度,带有弹性,或许还有韧性,我经常性焦虑,迷茫,无助,倦怠,颓废,挣扎。


也经常没心没肺的大笑,傻乐,呆萌,笑时眉眼皱纹,挤成一推,应该挺难看,同事说过我笑得太多。

一直会想,生命的意义,孤独的人生底色,是否大多数人,都是用毕生的时间去,不断去对抗虚无。

这两天,一个人在家,这种感觉,来得格外强烈和清晰。

顿悟,我要正面的,直视它,然后,像学习破解思维模型一样,学习它,掌握它,坚定的相信,它是可证伪的,有一套合适的方法论,足以攻克它。

跟别人散漫的谈话,也会谈及这些问题,我想了解大多数人,对于孤独地定义和理解,它到底是普世性的,还是点状,片状的分布,还是它只是更多的存在于,如我这般高敏感体质内。

答案还是带着迷惘,看到很多人,言语中带着对社会,对规则,那种不可言说的失望,《十三邀》曾看的我很有感触,太多有影响力的嘉宾,访谈的言语中,都有那种焦虑和无奈,那种清晰,看到社会轮廓后,深深得失望,然后,用一些转移,来回避和逃离。

我感觉,看到一些东西,又看不清太多东西,感觉到了人世的微渺。

想起了雷军的一句话:“聪明,勤奋不能保证你能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我想起了,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太多人的无可奈何,大人物如此,小人物更奈何…

生活,一直在继续,悲欢即使是相通,其实并无用处,学会乐观,苦中作乐,才是不变的真理。

至少,我想做一个混沌世界里的明白人。

这些年,一直在阅读里疗慰,大量的新知,在杏仁核,海马体冲撞,这个过程,有愉悦,也有觉醒,有信心百倍,也有过黯然神伤。

这两天,看到一本新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挺有启发,我的人生,肯定没有心花怒放,但还是要有酣畅淋漓,活的不枉费,来人世一遭。

于是,从开始直视,合解孤独着手。

如果时间一大把,做自己爱做的事,比如码字,比如阅读,把字码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好,不断精进,码别人码不了的字,高敏感体质,或许就是老天爷赏脸的掌声。

业余,一直保持阅读,书善读,犹药,可以医愚,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智人的智慧,都融入一本本书里,字里,墨香里,生而有涯,知识无涯,以有涯为邻,多读一些经典的书吧。

如若还有空闲,学习摄影,礼仪,讲师,挑战一切不可能,不敢想,挑战一切,自我能力的边界。

因为,输了又何妨,又不是输不起。

把时间多花在有意义的事上,有意义的事,并不是肤浅的,物质的,奢华的,消费所带来。

把钱多花在,买更多的新体验,新尝试,多帮助,多利人利他,多审视自身,书上说的,这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尽量变得忙碌,因为忙碌是化解孤独的一颗丹药。

或许,孤独一直是生命底色,人生就是不断去对抗虚无。

但我仍然坚信,正确的方式,一样可以,在孤独里明媚,在虚无里璀璨,即使是碾落成泥,依然可以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先贤   虚无   人生   底色   心花怒放   体质   人世   孤独   东西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