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高管被查,将掀起国有PE反腐风暴?


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近期掀起了一波反腐风暴。根据最新消息,总裁丁文武被查,此前已有多位大基金高管接受调查。


市场对于大基金高管被查原因众说纷纭,有的猜测是有关部门不满意大基金的运作模式和产业扶持结果;有的猜测可能与大基金高管与被投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有关,也有的猜测是大基金的高管可能卷入资本市场的内幕交易行为。


不管是何种原因,从时间节点来看,有一个线索是清晰的,那就是这些高管出事很可能与紫光集团有关。7月上旬,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带走调查,目前处于与失联状态,从那以后大基金诸多高管开始落马。如果真存在利益输送输送、内幕交易或者其他违法行为,那么被发现的突破口,很可能出现在破产重组前的紫光集团。


大基金与紫光集团关联密切,曾是紫光集团在半导体领域扩张的重要基石投资人。2020年大基金入股紫光展锐,出资额达7亿元人民币;同年大基金还对紫光集团旗下的对湖北紫芯以及长江存储的投资,总投资规模接近300亿元人民币。


二期基金对紫光展锐投资1.89亿元人民币,占股3.7%,投资时间同样是2020年6月。也就是大基金一期和二期都投资了紫光展锐,总占比达17.7%。


紫光集团在过去几年,在半导体行业掀起了并购投资狂潮,但是疯狂扩张之后的资金链断裂,去年7月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不禁令人唏嘘。其疯狂发展的过程中,到底隐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应该是随着该集团破产重组的进行被浮出水面,最终将在原董事长赵伟国那里得到揭晓。大基金的诸多高管被查,或许就与这个揭底行动相关。


国有PE高管被查,虽然之前鲜有发生,但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今年本来就是金融持续腐的重点年份,传统金融反腐领域主要覆盖银行、信托、保险、券商以及监管部门,但是随着国有PE资本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国有PE可能存在的腐败现象,也会逐渐得到重视和监管。大基金高管被查,以及这次PE反腐的结果,很可能意味着一场国有PE领域的反腐才刚刚开始。


近些年来,PE行业金融化、国有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从2015年开始,为了发挥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的资本杠杆效应和产业引导作用,国有PE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5年成为政府引导基金井喷之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等一批“国字头”投资机构相继设立。此后各类国有PE,包括财政出资、金融机构出资、央企和地方政府引导资金设立的基金,累计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这个资本规模不亚于信托和券商的净资产规模。


要知道,2021年信托行业的净资产规为7033.19亿元,2021年券商的净资产规模为2.51万亿元,这已经是不可小觑的国有金融平台。就拿大基金而言,两期基金资本规模达到3200亿,净资本实力秒杀诸多中小金融机构。


如此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自然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也会逐渐成为被追逐乃至围猎的对象。尽管国有PE会有自己的监管和约束体系,但是在对外投资的决策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管理层的权力和意志的体现。所以,国有PE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很难避免不存在道德风险和并不清明的“政商行为”。


除了大基金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其他国有PE的运作情况一直鲜为人知。大基金人员涉案,其指向意义一是在于可能让有关监管部门会进一步关注国有PE这个领域;二是也许到了需要思考一下,PE国有化发展模式的利弊分析的时候了。


中国的PE行业,早期是按照草根化道路、市场化机制发展起来的,现在把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发展成了官办色彩很重的国有企业性质机构,这其中自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寻租和利益输送,必然会随着国有PE基金规模的扩大如影随形的滋生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基金高管被查也许是个孤立案子,应该主要和紫光集团,以及其他被投企业的利益输送有关;与此同时,大基金案件很有可能又不是一个孤立的案子,它可能会掀起一波新的国有PE反腐高潮,也会让监管部门去反思到国有PE先行运作机制的合理性。


国有资本参与PE行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当裁判员,作为LP公开公平的遴选GP委托管理,而不是亲自下场,并且安排一帮官员换个位置来当运动员。有些游戏,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有些游戏,规则一变,结果可能就强差人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紫光   基金   净资产   券商   资本市场   资本   风暴   规模   金融   集团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