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叶绿体新机制 稳定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一个富含甘氨酸的蛋白LSL1参与调控叶绿体氧化还原稳态机制,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叶绿体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其能量转移及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对于植物发育至关重要。叶绿体发育异常通常会引起水稻籽粒发育异常,导致减产和品质受损。

叶绿体发育调控模块

该研究通过EMS诱变分离得到一个类病斑lsl1突变体,该突变体在全生育期均表现为类病斑表型。生理实验表明,lsl1中活性氧过度积累,维持ROS稳态的关键酶活性严重失调。TUNEL和彗星实验表明,lsl1突变体中发生了DNA的异常降解和细胞死亡。lsl1突变体叶绿体发育异常,结合转录组数据表明,LSL1参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过程。叶绿体异常导致了光合作用受损,水稻籽粒大小和品质均降低。

进一步探究LSL1潜在的分子机制,通过酵母双杂实验对LSL1蛋白进行互作筛选,鉴定到两个叶绿体发育相关蛋白PAP10与PsaD。LUC和BIFC实验也证实了这一互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突变的LSL1蛋白失去了与PsaD蛋白发生互作的能力。由此可得,LSL1通过与PAP10、PsaD互作来共同维持叶绿体和细胞正常发育,进而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学术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记者

宋雅娟 张蕃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叶绿体   水稻   籽粒   品质   稳态   光合作用   中国   蛋白   科学家   产量   异常   稳定   突变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