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建议孩子“住校”?过来人:有3个原因成为主导因素

对于上学通勤不方便的学生来说,住校非常方便。

很多学生第一住校的经验是上大学,因为离家过于遥远,就只能选择住校。但自此之前,有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住校的经验,或是在初中,或是在高中。

虽然一提到住校,我们说出好几条优点来,但是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充满质疑的,只要是有一点缺点存在,都是一种隐患。

为啥不建议孩子“住校”?过来人:有3个原因成为主导因素

非常考验孩子的自律性

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就像是孟母三迁所表现出来的深层含义一样,孩子的心智不成熟,是很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诱惑所困扰的,做出让家长失望的行为。

还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吗?面对诱惑和外界干扰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说什么对未来成长的影响,不更是痴人说梦吗?很多家长都控制不好,更别说是孩子了。

这样一来,当孩子在住校期间,不学习的孩子对他进行鼓动,带着他不学无术,整日贪图享乐,父母还不在孩子身边时刻监督着,出现问题不也是迟早的事情吗?

等到家长发现之后,很可能错过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佳时机,坏习惯已经养成了,可不是说改正过来就改正过来的。更何况有很多家长始终都没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呢!

考验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有些孩子被送去住校,根本不是自己的自发行为,而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没有其他的选择和退路了。试问一下,哪个孩子不想在父母身边享受被照顾的安逸呢?

当到住校之后,衣服、袜子都要自己清洗,一日三餐也要自己照顾自己,要是和寝室同学相处得融洽的话,互相帮助还不算什么困难,要是始终不能融为一体的话,不仅分散自己学习的注意力,对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是一种透支。

如果是内心强大的孩子能够化解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就还算幸运,虽然也会生活得艰苦一些,但起码不会受到更多莫须有的伤害和牵连。反之,那些玻璃心的孩子,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感而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考验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需求是很大的,就算是他们表现出一副自己已经长大的感觉和神态,但他们内心还是离不开父母的,表面嫌弃父母唠叨,内心会庆幸父母在陪着自己。

就算是进入中学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在父母身边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住校之后就知道当初的自己有多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要是偏激的孩子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住校,难道父母真的这么不喜欢我吗?

这个时候,家里要是有其他的孩子的话,情况就更加严重了。住校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迁移自己的想法,胡思乱想,曲解父母的好意。要是他们不甘于和父母沟通表达,深深地隐藏在内心,会非常影响和父母亲子关系的建立和保持的。

上学不方便,也不只是住校这一种选择吧!

如果家长执意让孩子住校是因为上学通勤不方便的话,为什么不选择父母陪同孩子到学校附近住呢?这样有父母在的地方,孩子就会有家的感觉,学习时也会少分散一些注意力。

如果父母实在不方便,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的家里人,只要是孩子熟悉的人就可以。只有这样做才会让孩子免除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虽然花销会直线上升,但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还是值得投资的。对孩子对父母都是利大于弊的。

今日小结:

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让你的孩子住校呢?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孩子   过来人   不方便   注意力   分散   主导   内心   想法   家长   父母   因素   身边   原因   建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