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陈晓敏:399万元高价卖掉所有金牌,辞去公职举家移民

能够获得一枚奥运金牌,是多少运动员毕生的梦想,很多运动员穷极一生也没有拿过一块金牌。但在我国却有这样一个人,她只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就拿到了举重相关赛事的大满贯。

她就是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陈晓敏,身高只有158的她11次打破世界纪录,拿金牌拿到手软。大家都以为她退役后还会为国家举重事业发光发热,殊不知陈晓敏将职业生涯的金牌全部售卖,获得了399万元的高价,随后辞去公职举家移民,这是为什么呢?

一、 奥运冠军的诞生

陈晓敏出生于1977年,12岁的她就开始练习举重,由于成绩突出,两年后进入省举重队,15岁时进入国家队。陈晓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每天的大量运动和训练经常导致身体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

最为严重的一次是陈晓敏的左腿神经严重拉伤,医生说有致残的风险,怕父母担心,这个坚强的女孩选择了默默忍受并未告知。陈晓敏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举重选手,她的身体条件并没有很突出,不过教练却把她归结为四个字——聪明,好学。

在训练过程中,她总是要挑出自己的毛病让教练解决,后来陈晓敏的成绩惊人地飙升。自己的队友在没有训练时往往处于“躺平”状态,但是陈晓敏却偷偷学习英语。

陈晓敏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四个孩子,她的成绩算不上优秀,所以只能在体育上出人头地。当时她因为有力气被送到体校,体育似乎成为了她人生的一束光。为此,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只要有时间就去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3年,年仅16岁的陈晓敏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金牌,1994年,陈晓敏又拿到了广岛亚运会的两枚金牌。1997年的亚洲锦标赛陈晓敏又拿到了六十四公斤的金牌。她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就拿到了大满贯。

2000年9月19日,奥运会举重比赛馆,陈晓敏的泪水在眼眶中转悠,她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情无比复杂。为了这块金牌,陈晓敏整整奋斗了12年,今天终于拿下了这块根本没有任何悬念的金牌。

二、 奖牌拍卖会

2003年,陈晓敏宣布正式退役,十多年的运动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这位举重女魔头该如何为国效力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件让人十分惊讶的事情,她要拍卖自己职业生涯的所有金牌。这实在是一个疯狂的事情,虽然也有奥运冠军卖金牌的例子,但大多是由于生活贫困才被迫卖掉的。

这样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奖牌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些运动员爱奖牌胜过他们的生命。因为奖牌不仅仅代表着荣誉,更代表着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运动生涯。

大家心里不禁冒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陈晓敏真的缺钱花吗?其实陈晓敏将拍卖所得的钱全部用于了慈善事业,当年那块奥运金牌更是卖出了128万元的高价,再加上职业生涯的其他奖牌,一共卖出了399万元。

三、 为自己而战

大家看到的是陈晓敏为国出征的荣耀和自豪,殊不知她的一身伤病。陈晓敏每天都要经历高负荷的训练,就是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发挥出好的水平。

但是久而久之的超负荷训练,她的身体早就不堪一击了,十多年的伤病慢慢累积,甚至有瘫痪的风险。那段时间的陈晓敏没办法自己走路,包括做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医生说如果再不停止一切和举重有关的事物,就一辈子站不起来了。

但是为了参加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陈晓敏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抱憾终生。她拖着虚弱的身体积极治疗,备战奥运,陈晓敏知道这将是自己最后一场比赛,所以她一鼓作气,拿下了那块意义非凡的奖牌。

退役后她学习法律,还当上了《羊城晚报》的团委书记。为了给家乡盖希望小学,她不得不拍卖金牌,为贫困学生带来了求学的期望,那399万元,更是一分钱没有花在自己身上,全部捐出去了。

结语

为了追求更广阔的世界,陈晓敏选择了辞职。她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海外,带领全家移民到澳大利亚,在国外做起移民、投资等生意,成为一名职业女性。

2016年,陈晓敏还报名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胸模大赛,她说:“退役后,我要做生活的冠军,为自己而战。”让我们祝愿陈晓敏的生活越变越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广岛   金牌   移民   公职   举重   伤病   奖牌   职业生涯   运动员   高价   成绩   时间   陈晓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