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散文)


花街

吴永鑫


去里运河码头,过轮埠路就到了花街。花街有梧桐树,有老房子和灯笼,就是没有花。现在去花街是看不见花的,那里没有人卖花,也没有人种花。

花街似乎成为了一种历史名词,其由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里运河码头商客繁多,你来我往,这一条街的人都在外面卖绢花,客人应接不暇,不绝如缕,久而久之就成了花街。还有一种说法,花街在解放前是烟花女人的聚居地,许多小楼上都在做风花雪月的营生,在门前挂着花灯笼,这条街因此得名。不管是哪种说法,花街依旧是那么神秘。当白天来临,花街一片喧嚣。而夜深人静,它又是那样的矜持。



满街上都是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它们长了几十年之久,就像一把把硕大碧绿的伞盖,一年四季为这些老房子遮风挡雨。赤日炎炎的夏日,阳光斑驳地洒在地面上,人们可以坐在路旁的椅子上休息,不用被太阳晒。从璞园糖水到万和茶楼,古老的墙体上纷纷竖着象征现代创意的广告牌,店主叫人挖去砖头,镶嵌橱窗,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我最喜欢花街的窗。这里的窗有灵性,每当我驻足于此,总是要端起相机,对准楼上的旧木窗子,按下快门,将花格子窗的精致取下来。花街的窗户是明清特色的木窗,它历久弥新。窗户是对外沟通的渠道,站在楼上的人可以透过窗户看风景。徐则臣有一张照片就是站在石窗户里拍的,雕镂着石花图案的窗棂将人脸环绕着,徐则臣站在窗户里,戴着宽边眼镜,徐则臣与传统融为一体。花街的木窗,比石窗多了些许温馨,更耐人寻味。



上次在花街,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姐姐站在楼上,她店铺整天也进不来几个人,她闲来无事,就忍不住走上二楼,打开木窗,伏在窗台。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下看你。她和我对视了一会儿,她留着大波浪的披肩长发,穿着翠绿色的高领毛衣和牛仔裤。她是卖衣服的,都是女装,或许是价格太贵,或许是生意淡季,总之就是不见人来。



花街有十几家店铺,生意最好的就数北边的第一家璞园糖水。

璞园糖水背靠慈云寺,毗邻里运河,游船的人们上了岸,走几步就到了。璞园糖水的顾客应接不暇,人们来这里可以聊天、约会、家庭聚会。璞园糖水这家店,点亮了花街,给花街带来人脉。花街是清江浦最旺盛的老街,没有哪一条老街比花街保存得再完好了。虽然政府又花重金建造了几条古韵古香的老街,可是太古板,太冷清,一看就是用现代的建筑堆砌的,没有活力,矫揉造作。南边的河下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可是地方偏僻,客流量少。静卧在石码头边的花街显得更有生命力,饱经岁月和风雨的洗礼,而又鲜活。



夜晚,华灯初上,花街就成了一座不夜城。特别是夏季的晚上,人们尽情地在欢乐,吉他乐队会在璞园糖水的门口开个人演唱会,几把电吉他、几个民间歌手、五彩斑斓的衣服,组成了生活舞台剧。人们围着用手机拍照,还有人架着摄像机录制视频。当家家户户打烊关门,人们全部散去,花街又重新回到了宁静。

花街是清江浦积淀的底蕴,记载着清江浦的历史。





感谢您关注“淮阴语文”!“淮阴语文”旨在“普及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爱好写作的朋友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现有关注者万余人。平台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择优录用。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教育类评论等原创作品,欢迎赐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清江   淮阴   老街   木窗   糖水   运河   码头   楼上   窗户   散文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