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谋道古镇:土家山寨王-船头寨

土家山寨王——船头寨

文/赵青松

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

是谁,在这里精雕细刻,创造了灿烂的土家文化?

是谁,在这里揭竿而起,点燃了熊熊的反明战火?

一段失落历史,一座大山深处的土家山寨,让我们一起走进,去追寻、去凭吊、去欣赏。


巍巍齐岳山,如同天然城墙,以截断天地的气势,横亘在楚蜀之间,其间谷口关卡林立,各个山峰兵寨相峙,自为古兵家战略要地。而其中,船头寨又力压同侪,一寨独尊。

船头寨,古名船山,因明嘉靖年间,散毛土司龙阳峒黄中叛乱结寨,故名船头寨。而船头寨地处下支罗(古支罗峒分上下),故而全名为支罗船头寨。今天,把支罗村和船头寨村合二为一,命名为船头寨村,实为谋道镇全域旅游考量而为之,村委设在原支罗村委所在地。船头寨位于今重庆万州与湖北利川谋道交界的三峡南岸,与重庆万州、云阳、奉节紧邻,今属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管辖。其东以山麓三叶场河为界,与今重庆人头寨相望;其西以山麓葫芦溪、鸡头沟为界,与鱼木寨相邻;其北以山麓龙驹河为界,与今重庆龙驹镇相通;其南山脊与谋道集镇(古属四川)相联,东临荆楚,西联巴蜀,远控夜郎,近瞰峡巫。

清光绪《利川县志》描述船头寨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说“都亭山自筲箕湾折而北十五里,曰方家山。又北十五里,曰高士山,左曰木耳山,右曰大包山。又北为太平场,其东曰旧寨坝,支罗百户所旧治也。又北三十里,曰船山,濒万县龙驹坝水。山峭壁如船,一径可通。”

远远望去,船头寨山体形似一艘三层舰艇,船头在北高翘,船尾与南部山脉连为一体,东西北三面每层之间都以悬崖分隔,顶部平坦,周边则是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船头寨山体庞大,占地面积20余平方公里,谷底海拔600米,顶峰海拔1400米,垂直高差800米。据说船头寨有36条小道和72座卡门,成为通往寨顶的咽喉,可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扁舟横冠顶,天子呼人早上船;胜景如桃源,神仙引我先登岸”,船头寨环境优美,春天杜鹃怒放,一片花海;夏天飞瀑四泻,一叶凉舟;秋天万山红遍,瓜果飘香。常年云海苍茫,如诗如画,宛如神话仙境。清朝同治利川训导浠水徐崇文巡察支罗文风时节,见到眼前美景,即兴赋诗一首《船山云雨》:

船形突兀势迴环,云雨溟濛隐约间。尚有遗迹留楚岫,岂无好梦接巫山。气如画舫岚方合,声送春帆水不潺。正玉鱼鳞铺次第,朝飞暮捲襯烟鬟。

清道光岁贡张宗颜夫子在《船山石锁歌》序文写到“支罗有山,其形如船。一径独升,上有田。”又诗云“天船泊在绛河边,偶恋红尘下大千;遥望群山如叠浪,有时风撼舟疑荡。昂头势欲浪中移,赖有银铛作保障”,诗人把船头寨昂首航行于山水之间的磅礴气势写意般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楹联“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大寨门联)和“十二危峰东川保障,三千远路南浦雄关”(六也岩联)则把山寨险峻地势与坚固环境进行了写实写真。

船头寨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类居住期,有岩洞屋为证,有文字和实物可考证的,可追溯到汉代。恩施州博物馆研究员朱世学先生在《支罗船头寨墓葬文化的考察与认识》一文中,介绍了船头寨龙水古墓的考察情况,并结合朱先生亲自主持、参与发掘的长江三峡数十个东汉到六朝时期砖石墓、唐宋时期崖墓二次葬、明清到民国时期墓碑的考察,得出结论,船头寨龙水古墓是东汉到六朝的,也就是说,该地区至迟在东汉到六朝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人在此生活和居住,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邓辉先生认为“船头寨可能是这一带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源头”。

而船头寨的辉煌则是元、明土司时期,其间黄中据寨抗明竞达十三年之久。《明史》卷310、列传198《土司列传.湖广土司列传.施州列传》中说:“嘉靖三十三年(1554),时龙潭安抚黄俊素贪暴,据支罗洞寨,以睚眦杀人,系狱。会白草蕃反,俊子中请立功为父贯罪,自求为副指挥,贿当事者许之。俊出益骄,乃与中及群盗李仲实等恣行于四川之云阳、奉节间,副使熊逵等计擒俊与仲实。俊死于狱,中自缚出降,执余党谭景雷等自赎。帝命追戮俊,枭示;仲实等论斩,中谪戍,而赏有功者。”

又《清史稿》卷512、列传299、《土司传一·湖广传》云:“支罗所,旧隶龙潭司,明嘉靖四十四年,因峒长黄中叛,讨平之。遂割半置所立屯。以百户二员世镇之。而今峒司属焉”

又又清光绪《利川县志.卷之十·武备志》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支罗峒长黄中叛,讨平之。”

叒清光绪(利川县志.卷之十四.列传三》载:“隆庆二年(1568),土寇黄中既灭。湖广按察司事李尧德驻卫,诛中族。宣抚司覃宁党于中,并戮之。”

黄中在支罗为乱被平后,其族人被四川湖北两地分散安置。其中,湖北安置区在今天的汉阳一带。而明施州卫在此设支罗百户长,并在四围设大坪屯、中坝屯以镇守船头寨区域。支罗百夫长为参与征剿黄中的杨伟。“清康熙三年(1664),龙潭安抚归顺。十三年吴三桂据云南,龙潭属焉,至十九年归顺。雍正十三年(1735)改改土归流,改世职千总。时称此地‘上支罗峒’与‘下支罗峒’”。下支罗洞即船头寨,上支罗峒即旧寨坝,两地距离很近,遥遥相望。

明至清至民国以来,支罗一带人文蔚起,人才辈出。此地多有贡生廪生庠生。如果把利川再明清时期的教育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化为三大区域,一是利川团堡,二是利川支罗,三是利川建南。利川支罗在清中期,有南坪巡检王霖发现“利邑自改设以,三汛俱有义学,独南坪缺”,于是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为己任,经过五年的时间,“越壬子春(1792)仍复旧馆,迺公欣欣然持簿以告曰,数年来拳拳在念者,而今如愿矣,予续其序井然有条,遂不竟啧啧为之称庆焉 ”。故道光《施南府志》卷二十二官师记:王霖,浙江山阴,供事任南坪巡检,创修义学,措置田产以资膏火。迄今邑中入冸者南坪为多。

上支罗旧属南坪汛十二保,其地从今天的苏马荡广场到长平川祖堂,下支罗十三保,即整个船头寨山体。南坪如膏书院咸丰三年“重建魁星楼捐资碑”碑刻上,多有上下支罗人士。利川县志选举志里“道光岁贡张宗颜、咸丰岁贡邓贤才、同治甲戌岁贡吴化南、光绪庚辰恩贡马上襄、光绪乙酉府学恩贡向绍猷、咸丰分发试用通判加同知衔谭大勳、同治湖南试用从九品谭大宾、万历总兵向有功、天启中游击向儒选(志记为有功子,误。实为向有功之父。)、宣统己酉拨贡与贻(误,应为余贻儁)、宣统己酉优贡倪惠渊.........”

民国至改革开放到今天,人才辈出。地下共产党员向德能,被敌人抓捕后关押,受尽了严刑拷打,忠贞不渝,解放出狱,其背上“背火篓”(一种酷刑,用铁皮作背篓,在背篓里生火,让犯人背在背上)的伤疤让人怵目惊心。吴周鼎老师是享誉利川的才子。他才华横溢,处事低调。原利川日报诸多评论文章皆出自他之手。发表其文章的报刊杂志竟有数尺,真可谓著作等身。改革开放以来,船头寨考取了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其中不乏研究生、硕士、博士。

上下支罗是谋道乃至利川文物点最多最密集的地方。以前文物工作者有这样一句话“恩施文物看利川,利川文物看谋道,谋道文物看支罗。”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利川不可移动文物有264处,谋道87处,占全市的百分之三十三。古墓群碑刻美轮美奂,谌满氏牌楼位居湖北牌楼类翘楚,摩崖石刻,观音造像,栈道卡门,古桥鸟道,遍布村村寨寨。

上下支罗也是“一碗泥巴一碗米”的地方,物产富饶。光绪《利川县志》卷七户役志 :“利川物产,古无所征。明史.土司列传:巡抚刘以覃壁平,条议五事,一谓施州卫延袤颇广,物产最饶。利川,明隶施州卫,地广物饶,为施州郡冠。其可纪者:于谷:则稻,凡二种,曰稬,曰秔,各数十种,俗书稬为糯,呼秔曰黏。一种香稬,可杂他秔食之,产支罗者尤佳,世所称“支罗米”也。”其黄中就是因为上贡特产支罗米、黄花等特产而灭亡,此为后话,慢慢来聊。

36条小路,72道卡门的险要随着现代文明的脚步,已成为远久的历史。数条硬化的水泥公路已将现代文明洒向了山寨。1958年,三一八国道利万公路腰斩支罗村、龙水村,直下重庆万州,是谋道境内最早的公路了;而今,去年刚刚硬化的“支大”公路如玉带缠腰,横贯支罗村、向阳村、白云村和朝阳村四个村通向重庆的凤仪乡三叶场,全长14.8公里,然后北去在重庆的龙驹和三一八国道会合;现在从支罗锁下的大洞处,到大田庄、金银坳口、芹菜堂,路面均已经硬化,村民出入十分方便;“船头路”在原支罗村委交界,沿山蜿蜒,直上寨顶。

船头寨人性格粗狂豪放,喜欢喝酒,不论男女。每逢家里来客,女主人必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出来,做最好的饭菜款待客人。男主人则会用大碗敬酒,直到把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如果男主人酒量差了,女主人那一定会要为自家的男人挽回颜面的,为了把客人喝好,甚至孩子都要出来劝酒。船头寨的女人心灵手巧,她们把日常的食物做得很精致,很美味。她们做“阴米子”、“霉豆腐”,炕腊肉、腌咸菜、泡酸菜,炸薯片、烙粑粑。样样拿手,样样诱人。春去秋来世事变迁,他们现在仍保留着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以及建筑习俗,过着平淡古朴、与世无争的生活。

船头寨人船头寨的一位年轻诗人写到:山里的人想走出去,山外的人想走进来。这是30年前船山人的心理写照。随着现代文明不断侵入,也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学者来了,摄友来了,驴友来了,开发商来了。船头寨人的思维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既盯着山外的繁华,也希望船头寨的开发。他们盯上了山外的资源,利用学者文字的宣传,摄友图片的诱惑,他们正积极地向市人民政府写报告,强烈要求党委政府加快步伐,加强力度,科学规划,对船头寨合理开发。我们有理由相信,船头寨一定会再现数百年前的辉煌。(话说谋道古镇之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土家   船头   利川   南坪   龙潭   县志   土司   山寨   列传   重庆   古镇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