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牌论斤卖?奥运冠军399万元卖掉所有金牌,辞去公职举家移民

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冠军非常耀眼的,特别是奥运冠军,不仅为个人,更是为国家争光了。对于运动员来说,能够获得金牌,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是对心血的一种慰藉。能够获得奖牌,能够成为冠军,背后是何其艰辛。

不过即便是奥运的冠军,整个职业的生涯相比其他行业,生命周期是比较短的。那么退役的奥运冠军将如何规划自己,其中这一个奥运冠军的举动着实有点意外,直接将金牌卖掉,选择移民。

举重冠军陈晓敏

陈晓敏在1977年,来自广东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优越,反而要经常帮家里做家务,干农活等等。陈晓敏的身形相比同龄人来说,比较粗壮。所以在县里体校的教练到学校考察,也就选中了陈晓敏。

在学校和家长沟通之后,陈晓敏也成功进入县里的体校上学,主攻就是举重。这也是陈晓敏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她的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奖牌。对于运动员来说,能够拿下奖牌是梦想,有时候和奖牌失之交臂成为了一大遗憾。

而对于陈晓敏来说,似乎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陈晓敏不仅成为了奥运冠军,更是刷新了世界记录。无数的奖牌对于陈晓敏来说,是荣誉,是曾经成功的见证。

然而在退役之后的陈晓敏,却选择放弃这些奖牌,为何要卖掉,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那么陈晓敏还做了哪些事?

卖奖牌重新起航

在2003年的时候,陈晓敏拍卖掉自己运动生涯中,所有的冠军奖牌。在很多人看来,是为了“套现”,可能很多人还会感慨,冠军褪去光环之后,也得面临现实问题。

陈晓敏所获得奖牌一共以399万元的高价卖出,卖出的钱陈晓敏并没有用在自己的身上,表示将用于公益事业。我们知道运动员奖牌的后面,是艰辛,同时也是满身的伤痕,这也注定了,这个职业的生命周期并不长。

对于运动员来说,需要面临退役后的生活。陈晓敏也早有规划,在中山大学完成学业的深造,主攻法律。所以退役后的陈晓敏,开始从事和法律相关的行业,之后又在一家报社,也就是《羊城晚报》担任团委书记。

陈晓敏也并不局限于这些,选择辞去公职举家移民澳大利亚,也开始涉足新的领域,进入商界,入局投资等行业。

写在最后

陈晓敏的历程可以说非常的丰富,从普通家庭出来的女娃,却成为了奥运冠军。即便是退役之后,依旧将生活过得精彩。如果说奥运奖牌是荣誉的话,奥运精神也成为运动人前行最有力的后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奖牌   金牌   体校   公职   县里   举重   运动员   生命周期   移民   生涯   冠军   奥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