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事件再敲警钟,新能源汽车如何避免“自燃”焦虑?

7月22日,男星林志颖驾驶价值388万新台币的特斯拉model X陪同儿子出行,路上发生严重车祸,让人始料未及。

当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林志颖驾车行经桃园市芦竹区中正北路时,突然转向后撞上中央分隔岛,热心目击者将困在车内的林志颖父子解救出来。

人被救出约5秒后,特斯拉model X车头立即起火,火势愈来愈大。

当地警方表示,该起事故中并不存在酒驾情况,似乎仅仅是一场因驾驶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意外,但具体的事故细节,仍需等后续调查。

特斯拉客服也及时作出回应,表示暂时不能确认起火原因。

但诸多网友对这一说法似乎并不买账,表示“身为专业赛车手的老司机林志颖都驾驭不了特斯拉?马斯克看到后不知道做何感想?”、“火势如此严重,难道不是车的问题吗?”

其实,大家如果对特斯拉有所了解,便会知道,林志颖的事故或许是一场意外,但特斯拉的新能源车在发生猛烈碰撞时自燃却绝非意外。

2022年4月,一辆疑似特斯拉Model X的车型在驾驶中撞上道路中央的护栏,侧翻后车头部位起火。

7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左转时与一辆丰田RAV4相撞,特斯拉被撞翻,而几乎是在特斯拉Model 3的侧面与中央绿化带发生二次碰撞的瞬间,该车便开始燃烧起火。

除特斯拉外,随着近年来双碳目标的确立,其它新能源汽车的各类起火事件也日渐频繁。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火灾共计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平均(8.8%)增幅,平均每日超7起火灾。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明星车企的特斯拉,它的“频繁事故”,更是加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担忧。

新能源车频繁爆出自燃事件,让用户不敢买,让企业有巨额损失,同时还面临着不小的监管压力。

01

起火概率0.0049%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在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表示,传统燃油车的火灾事故率大约在0.01%~0.02%。

林志颖事件再敲警钟,新能源汽车如何避免“自燃”焦虑?

美国的保险推荐网站AutoInsurance EZ的研究表明,内燃机汽车的着火机率为1.5%;混合动力汽车既装有高压电池,又有内燃机,车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为3.4%。

而在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起火概率是0.0049%,2020年以来起火概率下降为0.0026%。

对比来看,新能源车起火的概率也并不算高。

发现报告研究调查显示,新能源车的起火原因主要包括: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温天气、电池热失控、高负荷等。

其中,六成新能源车着火事故是电池本身热失控引起的,三成是充电事故,只有3.6%左右是因为行驶事故中的撞击。

热失控,通俗来讲是电池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电池的温度不可控地上升,进而突破临界点,发生起火甚至爆炸。

快速充电时,导电性不好的锂电池容易产生大量热量、车主操作不当、外部力量碰撞导致电池内部元器件损坏及正负极短路等都会引起热失控。

2021年5月发布的新国标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特别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中国主流的第三方汽车安全测评规程C-NCAP,也将新能源汽车碰撞测试之后不产生明火作为重要的评判因素,并对侧面碰撞之后的电池安全进行重点考量。

02

如何避免“自燃”焦虑?

防范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电池/车企厂家和用户。

1、电池/车企厂家

各电池企业针对“永不自燃”电池包,研发了许多的解决方案。

第一代防护方案以加强隔热,加快散热为主要技术手段,看不同封装方式对电池热失控防护有什么影响。

通俗讲,就是在电池的不同构架之间,加一些隔断,让热能传输慢一点,最好还能各自部分散热出去。

林志颖事件再敲警钟,新能源汽车如何避免“自燃”焦虑?

如上图,在假设电池材料热稳定相同的情况下,圆柱电池的单体释放能量最低,单位散热能力最好,周边电芯的隔热能力最强,热失控防护方案最简单有效。

第二代防护方案,是利用电池冷却液进行灭火。设计方案主要是在电池泄压阀上方新增一套水冷系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高温气体从泄压阀处喷出,融化电芯上方的铝板后,铝板内的冷却液由于重力向泄压阀处灌注,实现灭火冷却,安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缺点也比较明显,新增的水冷系统会占据一部分空间,降低体积利用率及能量密度。目前已经有包括宁德时代、上汽智己等多家企业在研究,已完成初步的可行性评估。

第三代热失控防护方案,是提高超高热稳定性材料,更依赖于材料的技术突破,目前最可行的方案是磷酸锰铁锂与三元电池混用。

宁德时代专利显示在试验条件下,采用复合集流体后的10颗NMC811电池均通过针刺试验,据最新消息,宁德时代还将于下半年量产磷酸锰铁锂电池;OPPO也发布了复合集流体的相关技术。


固态电解质燃点非常高,能提高电池热稳定性能,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全固态电池量产为时尚早。

2、用户预防

那么,用户该如何防护新能源车自燃?

第一,高温暴晒后不要立即充电。长时间暴晒后,电源箱温度攀升,导致电池温度上升,立马充电,会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损坏,有可能引起自燃。

第二,开始充电前,检查充电枪内是否有异物或者有水渍,同时检查车的充电口是否有水渍或者异物,如果没有就可以充电。

第三,条件允许的话,慢充为主,快充为辅。当然,快充自燃的概率很低,最损害电池健康的还是过充电与过放电。

为了防止过充电,可以自行限定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是指电池当前所拥有的的电量占比)不到 100%;为了防止过放电,就不要每次都把电量用尽再充。

03

结尾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我们相信,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也必将越来越高。

因此,将来电动车仍很可能成为主流,而新能源车完全替代燃油车的时代也必将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冷却液   新能源   宁德   特斯拉   汽车   概率   焦虑   防护   事故   电池   发生   事件   林志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