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众所周知,我国酒文化有千年之久,但如果说起酒历史,那主角一定是黄酒而非白酒。

无论是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是“会须一饮三百杯”、又或者是后来的武松打虎“三碗不过岗”,真要细究起来,喝的都是黄酒——量大不假,毕竟早年间的黄酒也不过10-18度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我们最常见的白酒,是从元代引进了蒸馏技术之后才有的,不过当时依然以低度的发酵酒为主;而它的盛行,则是在清朝,说来也不过数百年的时间。

但仅是这数百年的时间,白酒就将千年传承的黄酒,打压得只能居于江浙。传承了数千年的黄酒,到底为啥没人喝了?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1.“浪费”粮食

黄酒的酿造原料以米为主,通常北方用黍米、南方用糯米,以糯米为佳,而白酒的酿造原料则是高粱

古时老百姓靠天吃饭,收成一不好就会闹饥荒,人都吃不饱,更别说酿酒了,所以从西周开始,国家就经常颁布禁酒令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但是高粱就不一样了,它抗旱、抗涝、耐盐碱,多差的环境都能活,本身就有大面积的种植,更重要的是它并不好吃。

作为“非常食之物”,拿来酿酒就再合适不过了,因此用料更“娇气”的黄酒,慢慢就不再是主流了,不过这也只是原因之一。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2.口感受限

从前中国的上流社会都更钟情于黄酒,在他们看来,喝酒这件享受的事情,自然要喝口感绵甜、柔和,诗情画意的黄酒,而刺激的白酒,是只有苦力才会喝的。

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就很好地表达出了早年间黄酒和白酒之间的巨大差异。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不过随着后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酒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的消遣了。

虽然白酒确实比黄酒更烈,但喝起来也更加过瘾,能满足我们更多的心理、生理需求。而且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精进,它的口感也越来好。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当酒精度数达到53度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结合最为紧密,这个时候口感也最好、最醇厚。这个度数,是黄酒远远所不能及的,但白酒却能轻松做到。

拿最近在贵州爆火的木台厚道酒来说,它就是“完美”的53度酒,在它身上,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酒体的优势。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入口醇厚饱满,层次丰富、分明,但又十分协调,落喉酒液紧致、如盘走珠,进入胃里更是有融化之感。

当然,这也不只是度数的功劳,更重要的是酿造原料及酿造人的付出。

它出自于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弟子冯小宁之手,采用了茅台镇特有的红缨子高粱,以12987的酿造工艺酿造而成,并在成酒之后还经历了至少5年的陈藏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所以度数高而酒不烈,更没有新酒的燥辣感,更符合当下酒友对于白酒的需求。

3.定位不清晰

目前黄酒行业缺乏一定的“标准化”,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品系列都相对杂乱,并没有非常清晰的定位。

虽然黄酒历史更长,但是真的论起文化来,它卖不过白酒;从低度健康的角度来说,它又卖不过保健酒。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如今为啥没人喝了?行家:3大原因,令人心寒

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找到黄酒的核心价值,当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都被白酒填满时,自然更难从黄酒身上得到共鸣了。

虽说黄酒整体式微,但其实市面上不错的黄酒有不少,尤其是浙派黄酒:塔牌黄酒、古越龙山、会稽山黄酒等等。

如果去浙江的话,一定要试试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黄酒   龙山   度数   醇厚   高粱   行家   糯米   心寒   口感   早年   白酒   酒精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