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每年退休人数增加2000万,如何在长寿时代做好养老规划?

未来10年,平均每年退休人数增加2000万,

投资者如何在“长寿时代”做好养老规划?



文/金立成

未来10年每年退休人数增加2000万,如何在长寿时代做好养老规划?

(注:本文25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4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436篇原创文章)


在2022年,出生于1962年的男性将达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大多数出生于1972年的普通女职工也将会在今年退休。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7年三次大的“婴儿潮”,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自1962年开始的。


很明显,在“婴儿潮”峰值期间出生的“60后和70后”,将会在2022-2035年前后步入退休老年期,成为退休大潮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人口高达2.39亿人,而后的70年代则达到了近2.17亿人。


以此来推算,未来10年,平均每年退休人数至少增加2000万,这将会对我国社保养老系统产生很大的压力。社科院曾经有一则报告指出在2035年养老金很可能会亏空,这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卫生健康条件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提高,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3岁。再过10年的发展,科技、医疗水平将会更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是大概率事件,届时平均寿命到达90岁也并非不可能。


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这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养老金花费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而我国社保养老金执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可是人口出生率又不断创下新低,社保缴费的年轻人基数越来越小,而退休的老年人基数却越来越庞大,这势必就会加重社保养老金的负担,存在入不敷出的风险。


因此,仅仅依靠社保是很难保障一个有品质的养老生活的,大众媒体热炒的“延迟退休”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时间不一定会成就一个富人,但一定会造就一个老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即使是一名投资者,笔者也认为所有的人应该趁年轻、趁早布局自己的商业养老金,响应国家的第三大养老支柱计划。自求多福,未雨绸缪,总是对的。


由于养老金是未来养老时必须要用的钱,而且这笔钱必须变现能力强,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还必须满足“不能冒险,不能投资失败,更不能重来”的三大特性,因此,从这个维度上讲,商业养老保险是准备养老金的首要选择。


有些人会说自己的投资能力强,根本看不起商业养老金的投资收益,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至于这一点,笔者在后面再讨论。


经过长期的资产研究发现,笔者建议首选商业保险中的增额终身寿作为养老金补充计划,这算是给读者们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消息福利了。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相较于年金险而言,现金价值更高的商业保险,保险保额按期递增,比如逐年递增保额是3.8%,也就是说越往后赔付的保额就越高。具有身故保障+增额收益双重功能,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比较适合做长期养老规划。


银保监会规定,现阶段增额终身寿险的最高定价利率在3.5%的复利水平,远高于目前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随着我国GDP增速的不断下降,银行长期存款利率不断下降更是大势所趋,因此,考虑到保险公司存在经营利差亏损风险,未来增额终身寿的定价利率大概率也是不断下降的,3.5%的复利也很难维持较长时间。越早锁定利率,越早收益。


增额终身寿险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呢?


1.取现灵活性


灵活性高是增额终身寿险的一大特点。一般的保单不可以部分减少保额,只有退保的时候才能拿到现金价值,但这个时候整个保险合同也全部终止了。而增额终身寿险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自主安排减少保额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而领取的现金价值可以安排作为教育金或养老金。随着保单现金价值的持续增长,可以用灵活取现来及时获得一笔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


2.财富安全性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是在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之下的,订立的保险合同都是由银保监会审批的有效合同文本,这样做的根源就是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保障投保人的保单权益不受损失,所以保单资金的安全性是不用怀疑的。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在保险法的框架下,是具有超强的“刚兑”性的。


3.收益确定性


增额终身寿主要利用时间的积累,实现长期确定的收益。投保人对保单现金价值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且投保人可以指定受益人,轻松实现财富的定向传承和安全传承,也作为一部分资产隔离、资产传承的工具之一。因此,增额终身寿险的魅力在于锁定确定性收益,并且因其自身封闭结构,获得法律保障。


增额终身寿险虽好,但只是一款资金型保险罢了,不要把这款保险当成普通存款,在短期内,其流动性是比较差的,而且短期退保是存在本金损失的,比较适合养老金这样的长期性资金的安排和规划。


未缴清的保费是负债,并非资产。在规划增额终身寿险时,千万不要因自己的缴费能力有限而让保单缴费期过分延长,这样会增加后期缴费压力,而且时间越长,缴清后期保费的不确定性风险就越高,容易造成不可抗力的退保损失,笔者建议选择一次性交清,或3年期缴清,最长不要超过5年期交清。


在混乱的保险市场上,有不少保险推销员在推销这种资金型保险的时候,喜欢让客户不断拉长缴费年限,表面上看起来可以降低每年缴费压力,实际上是在给客户埋雷,而且这样做还可以让保险佣金水平最大化,有利于保险业务员,但并不利于客户的利益。


有些投资者会说,保险没啥用,投资回报率太低。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不同的金融资产,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增额终身寿保险的价值是提供安全性现金流的,它属于防守型资产,并非进攻型资产。而股票投资,属于进攻型资产的布局,并不能100%确保收益安全性,而保险资产的安全性很高。保险和股票,是属性完全不同的金融资产,没有可比性,不能混为一谈。


资产配置也是每个投资者的必修课,这点类似于投资过程中的仓位管理,可惜很多投资者并不重视,脑子里也没啥概念。笔者认为,在不懂财富管理的大框架下,是很难做好系统性的投资管理的,这是因为财富管理关系到家庭宏观的资产配置。


养老风险是确定性风险,养老金应该做到专款专用,这笔钱规划好了后,可以让投资者没有后顾之忧,投资压力会更小。在这个基础上,投资者在做股票投资或其他类型的风险投资布局时,会有更好的心态,也更容易成功。投资者别忘了,在未退出投资这项游戏之前,莫要轻言自己是成功的。


回头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因盲目投资失败,最终连基本的养老钱也损失殆尽了。晚景凄凉,这是非常悲哀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投资者一定要明白,进攻与防守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所为。

#众说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长寿   保单   养老金   寿险   社保   安全性   投资者   收益   现金   人数   资产   价值   未来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