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自己才是最大的风水

五年前,我在中心医院的待产区病房里,遇到一件很荒唐的事。

一位40周+的待产孕妇躺在病床上呻吟,痛不欲生。妇产科医生正在和她家人积极沟通:“子宫口已经开两指了,要马上送去产房。”

她的婆婆却死活拦住:“我们找人算过了,孩子的出生吉时是明天中午十二点,现在还不是时候。医生,有没有办法再缓缓?”

医生见状,火冒三丈:“现在情况紧急,如果再不进行处理,大人和小孩都可能会有危险。”

终于在医生的多番劝说下,孕妇的家人松口同意,早已痛得撕心裂肺的孕妇总算被送进了产房。

后来,所幸大小平安。

《了凡四训》:自己才是最大的风水

这种专挑良辰吉日生娃的现象在中国不在少数。

小孩的出生,本是瓜熟蒂落的事。采取如此愚昧的方式去企图改写出生时辰,那必然会遭受违背自然规律的负面影响。

曾看过有关报道,还未到预产期的孕妇因大师择好的吉日提前剖腹,结果不足月生下来的小孩大都体弱多病、比足月婴儿更容易产生智能低下、动作发展迟缓等情况。

既然人自出生那一刻开始,命中已有定数,那么我们还能有所作为吗?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这部传世之作《了凡四训》,给世人讲述了一个可采用另外一种积极的方式改变命运的故事:虽人有命数,但变数才是定数,一切由己定。

《了凡四训》:自己才是最大的风水

第一训:立命之学

了凡先生早年在慈云寺遇到过一位高人孔先生。孔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学能考到第9名。结果第二年的考试中,果然如这位孔先生所料,考试名次分毫不差。后来,孔先生又接连给他卜了几卦,每次都算对了。

于是了凡请教此生的命运,算得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嗣。

算命先生的话屡屡应验,让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他更加相信命中已有定数,凡事不必强求。在他考取贡生后的一年北京生活里,终日静坐,不思进取。

直到有一天,他在栖霞山遇到云谷禅师。

“孔先生算定你考取功名,没有儿子,是过去的业力所致,但既为业力所致,就是可以改变的,怎么改变呢?就是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

云谷禅师的一席话,让袁了凡顿悟了。于是当日将自己的号改成“了凡”。意思是证悟了关于创造自己命运的深刻道理,不想像凡夫那样被命运所束缚。

从此,袁了凡断恶修善、广行诸善,积极修行,努力改写自己的命运。

第二年,参加了礼部考试,孔先生原算得他考第三名,结果第一名。可见命运有变数。于是他发了誓愿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三千件善事,结果,三千善事还没做完,来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孔先生算定他53岁有大难并寿终,但53岁那一年他平安度过,直到74岁高寿才辞世。

了凡先生在69岁时,给儿孙留下这段话: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及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经历,写下了《了凡四训》,告诫儿子不要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正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第二训:改过之法

幽闭了一千年的山谷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灯光照进来,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改命运,先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

了凡先生认为,改过的心法是三心:一是发耻之心,二是发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

发耻之心,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是改过的关键。发畏之心,就是说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会太出格。发勇之心,就是说,人意识到错误之后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要勇于改正错误。

改过的方法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

从事上改,就是从错误的事情本身改过,也就是只改变行为。从理上改,就是要明白这件事不能做的道理。从心上改,就是要修心、行善,从本源上改过自新。

云谷禅师给了凡先生一本功过簿,让他每天有所反省,把自己做过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即使他后来在知县上任,他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治心篇》,将每天所行之善,所犯之过,一丝一毫地记录下来。

按照了凡先生的“改过之法”,每天进行自省,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所长进,哪有好运不到来、风水不变好的道理?!

第三训:积善之方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不断延续下去。反之,则会有不好的遭殃。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

了凡先生倡导要改变命运,可从积累善行开始。

书中通过十个“行善事、得善果”的故事来讲述积善行从而改变命运的道理。同时,他还指出什么是真善,什么是伪善。

为大众谋利的是真善;谋取私利的是伪善;发自内心的是真善;跟风、为赚名声的是伪善。一时好心却造成长久恶劣影响的,也是伪善。

孔子的学生子贡,他从别国诸侯那里把俘虏过去做臣妾的女子赎回来,理应可以获得官府的奖赏但却不接受。外界人认为子贡的行为很高尚,但孔子认为子贡做得不对:“圣贤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改变不良的风俗而对老百姓产生教化的作用,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去做事。现在富人少穷人多,如果领了赏金就被指责不够清廉,那谁还愿意去赎人啊。”

相反,孔子另一学生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为了答谢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接受了。孔子对他大加表扬。

可见,行善不应该只看行为本身,还要看这个善行是否会有弊端,不应该只看眼前,还要看长远。不知要看个人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

第四训:谦德之效

《尚书》上有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盈满必定召来亏损,谦虚必定获益。

做人唯有“谦”,方能保住所积累的善果,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好运。

书中列举了多位谦恭之人中举的故事。正所谓: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

了凡先生说,如果上天真要赐福给一个人,那么首先就会赐予他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万物的广度,有着谦卑处下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懂得谦逊的道理,才能踏踏实实的积累些东西,才能获得上天的青睐,获得福报。

写到最后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先生认为,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

今天的果必是昨天的因,命运不必求人。一个人最大的风水,就是自己。

深以为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立命   孔子   善行   伪善   禅师   善事   定数   孕妇   风水   道理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