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语言粗俗、绘图低俗,儿童出版物怎么了?

近日,有网友曝光,中小学儿童读物《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系列丛书,不少插图人物对话低俗,打“荤段子”的擦边球,涉嫌歪曲侮辱历史人物,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语言粗俗、绘图低俗,儿童出版物怎么了?

通过网络晒出的插图,确实惊掉我们的下巴,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中小学儿童读物。什么“昨晚那妞的小曲怎么唱的来着”“朕除了泡妞不会别的”“那俩妹纸不错”……中小学儿童读物虽不至于非得多么正式严谨、语言刻板,但是涉及孩子身心成长,必要的规范还是要有的吧,这样的书,给分不清是非对错、价值观未成形的孩子来说,作为家长,我肯定是不敢让孩子读的。

读书本来是为了增知识、长见识、促思考的,但是读了这样的书,尤其是对世界懵懵懂懂的低龄儿童来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确定。如果对孩子的认知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后续得花多大力气去矫正?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语言粗俗、绘图低俗,儿童出版物怎么了?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影响力大、家长愿意买给孩子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奔着“易中天”三个字去的。易中天老师的学术水平毫无疑问,有真才实学。虽然写着“易中天著”,也是打着“易中天”的旗号,到底是他本人亲自撰写,还是书中摘录了他的材料,还是插图绘画人员个人原因,又或是其他什么原因,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是易中天亲自编著这本书,还编成这样,我个人是不相信的。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语言粗俗、绘图低俗,儿童出版物怎么了?

之前有小学教材出现问题,现在又有儿童读物粗糙低俗,为什么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是出版社逐利。互联网时代,大家习惯了吃“免费午餐”,看免费的电子书。现在看书的人少,看纸质书的人更少,即使热卖的书,扣除版权费、营销推广费,出版社的利润也很薄。我们总觉得搞出版、写书的是高大上的事,其实现在出书的成本比较低,几万块钱就能出书,只要有人给钱,出版社就能出书。一些打着名家旗号的盗版书,或者是大打擦边球的书籍,成了出版社逐利工具。

二是行业缺自律。为了“活下去”,不少出版企业也就不坚持原则,给钱就干。正所谓,劣币驱逐良币。不讲原则的出版社大行其道,坚持原则的出版社就活的更艰难,甚至关门歇业,出版行业也就“世风日下”,缺乏事业心、缺乏责任感。我们以为他们会把出版物当做神圣的事业,人家也许只是把它作为糊口的工具。

三是部门监管乏力。无论什么时候,监管永远是滞后的,不可能跑到时代或形势之前,对于看不懂的情况,一般倾向于先等等,要不然很可能把好的创新在萌芽状态给扼杀了。出版社门槛也不太高,当数量多了,主要靠抽查,查不到也是有的。

面对如此反复的中小学儿童读物问题,乃至出版物乱象,一方面要提高违法成本,一旦查处到出版物问题就要高线处罚,甚至吊销资质;另一方面还是要提高行业自律,监管部门肯定是看不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低俗   出版物   儿童读物   擦边球   坚持原则   粗俗   中小学   中华   插图   家长   出版社   语言   儿童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