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2020年9月,英伟达官宣400亿美元收购ARM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警告业内,必须全力阻止英伟达对ARM的并购。随后,由于中国反垄断机构投出反对票,英伟达收购ARM这场世纪收购也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阻止了海外芯片公司的并购,中国的芯片产业就能崛起么?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同样是在2020年,因为英特尔X86架构暂停为华为提供服务,导致华为旗下的X86服务器芯片业务全部停摆。一个是英国的ARM,一个是美国的X86,国产芯片产业难道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当然有。前段时间以阿里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在另一条芯片架构赛道打开了出路。不仅成为了与ARM和X86比肩的,全球芯片架构“第三极”,更是吸引英特尔主动斥巨资追赶研发。

这便是如今中国芯片产业界集体聚焦的RISC-V架构。

一、为什么手机绕不过ARM架构?

随着前段时间“618战报”的出炉,苹果旗下手机iPhone 13销量的一枝独秀再次向我们呈现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华为之后,国产手机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所谓的国产高端手机,也不过是用着高通骁龙芯片、三星屏幕、索尼相机、东芝内存的国产组装机罢了。不过,上述这些手机零部件再高端都有替代方案,而垄断全球95%的智能手机的ARM架构,却是各大国产手机厂商无法逾越的阻碍。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提起ARM,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阿里创始人马云的“贵人”、软银创始人孙正义。

作为曾经的“互联网之王”,如今孙正义的投资重心正在努力地向科技行业转移。2016年,软银以310亿美元完成了对英国半导体架构提供商——ARM的收购。

为何当时孙正义要花如此大价钱收购ARM呢?因为ARM架构,是当时芯片产业中,唯一可以匹敌英特尔X86架构的主流芯片架构方案。

所谓芯片架构,是指为芯片提供功能实现的指令集。由于不同类型的指令集,对应不同的芯片电路设计方案,因此,选择何种芯片架构,是芯片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一旦美资背景的英伟达成功收购英国ARM,那么整个芯片产业的话语权都将被美资企业所掌控。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华为的事件重演,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的一起努力下,历时18个月的英伟达收购大计最终落空了。但被动拒绝别人不能扭转自身芯片落后的局面,正如倪光南所说,在X86和ARM之外,我们必须要有第二个选择。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不过令倪光南欣慰的是,如今中国企业已经找到了,这便是RISC-V架构。

二、什么是RISC-V架构?

2010年,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的Krste Asanovic教授、Yunsup Lee、Andrew Waterman等人,基于极简指令集计算原理(RISC),开发出一套可用于多个应用场景的芯片指令集架构,也就是我们的主角:RISC-V。

和专注于个人电脑CPU领域的X86,以及专注于手机芯片开发的ARM架构不同,由于不需要考量定向兼容,RISC-V的指令构成不但设计简单、易于移植到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更关键的是,打造RISC-V架构的加州理工项目组,自一开始就秉承了“中立、免费、开源”的架构发展理念。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在开源方面,RISC-V采用了比GPL协议更加宽松的BSD协议,同时允许企业和各专业机构自由免费使用。也就是说,各国芯片开发商都可以在RISC-V架构下,添加自有指令集拓展,而且这种个性化拓展可以自由应用于多种场合,包括商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追求RISC-V架构的绝对中立,2019年,由RISC-V架构创始小组主导建立了RISC-V基金会,特意从美国迁到了瑞士。这种比Android、Linux更独立、更包容的姿态,让RISC-V成为很多芯片领域后发国家的热门选择。

而在开源领域,中国企业从来没让国人失望过。

三、中国RISC-V,各国紧随其后

自2017年收购MIPS(另一种芯片架构)失败后,中国芯片界就将RISC-V,作为实现芯片自主的重要利器。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2018年,中国RISC-V产业联盟成立,同年,阿里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率先依托RISC-V进行芯片开发,并很快研发出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工艺要求的“玄铁”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自2019年起,察觉到危机的中国芯片厂商,也纷纷从X86、ARM两个主流战场转移,加入到RISC-V架构的开发行列中。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储备,近两年时间,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在我国半导体领域开枝散叶。

比如华为海思研发的高清电视芯片Hi373V110、中科院自研的手机处理器“香山”,都采用了RISC-V架构。其中香山处理器依靠RISC-V的精简指令集优势,在28nm工艺下实现了匹敌麒麟970(10nm工艺)的性能表现。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前段时间,印度出台了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方案——“数字印度处理器发展规划”,该规划就是围绕RISC-V架构而展开。此外,接连被X86、AMD、Ubuntu Linux拒之门外的俄罗斯,也公开表示:要为基于RISC-V架构进行芯片开发的本土科技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四、结语

时至今日,RISC-V架构的芯片开发,已形成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在RISC-V国际基金会现有的19个高级会员中,来自中国的企业会员达到了12个。

眼见中国企业在RISC-V领域的崛起,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也坐不住了。据了解,英特尔计划投资4亿欧元,建立RISC-V实验室,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芯片。

国产芯片架构转移主战场,英特尔认怂靠拢,倪光南的预见是对的

可以看到,在RISC-V这条新芯片赛道上,中国企业不仅跑得更快,更让美国巨头感到危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三星   英特尔   架构   芯片   华为   英伟   主战场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领域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