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赚钱的正确态度,洛克菲勒或许是对的

洛克菲勒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又到假期,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家里。今年又是疫情年,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每年暑假,孩子都无法像往常一样出门见见世界,这或许是很多家长的共识。对于很多工作在外的父母来说,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烦人的问题,孩子放假了,自己在省外打工,工作,也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那么孩子的教育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针对暑期孩子的教育,往往有三个观点:

一是,放纵型

放假了,孩子一个学期学习够累的了,那就让他放松放松。对孩子假期就不会做什么要求了。更有甚者,还有些常年在外的家长,为了表示自己的愧疚,甚至给孩子买个手机,买个游戏机之类的奖励孩子。以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

二是,盲目型

小编左烟桥有很多皖北的兄弟姐妹,常年出外打工,孩子放在父母身边,普遍地是每年打过来一些钱,孩子需要学费就给点学费,需要生活费就给点生活费。老师讲孩子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方向去管孩子。更谈不上教育孩子了。在合肥很多中职,中专学校,皖北的孩子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点。

三是,严厉型

这类家长,一般文化水平都偏低,也吃过文化低的苦。但是苦于生活压力,没有办法更多时间照顾到孩子,成绩差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些家长又在外面见过了一些世面,知道一点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就格外的严格。小编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家长,从电话里都能感到严厉及愤怒,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其实,这三种类型都取决于一点,就是自身的生活压力。咱们作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的人来说,更多的是无奈。讲公平,其实,就像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里讲的一样,无论是人格公平和教育公平都是写在宪法里的条文,社会,经济,机遇的不同,天然地造就了不同。一个人生活在山顶,生活在半山腰,生活在山底,一般是无法选择的,但是登山本身的起点就会有不同。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 9.9 购买

看看,这就是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教育孩子的经典观点。所以,这个暑假,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间里,不妨给儿子一本书,一本能启迪智慧,养成习惯,建立自律的一本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一本书不到10元钱,书里充满了循循善诱的道理,没有一点说教的意味。这本书是一本教人如何积累财富的书,就是用富人的心态看待世界,或许这也是一本大人们必备的枕边书。据说,这本书,在西方国家,是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一本书。

教会孩子赚钱的正确态度,洛克菲勒或许是对的

小编左岸桥西作为老师,很少推荐一本书给朋友。既然讲到这里,怎么用好这本书,我也给出几点意见。仅仅给孩子的:

1、制定计划

这本书有38封信,建议就用38天的时间完成。这是时间设置,建议早上七点读一遍,下午三点读一遍,晚上七点写一遍。

2、学习的方法

刚才提到了时间安排的问题。一封信熟读两遍,写一篇读后感给父母,这样既能感受书里的智慧,也能提高写作能力。现在的写作,阅读能力在语文考试中可是占了很大的比例的。

3、坚持并实践

其实这本书,每封信都不太长,读一遍不过十分钟的时间左右。写一遍也不过是半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怎么办?那就照做。美国的洛克菲勒的那个时代,跟当下中国的时代具有相通性,建议要求孩子学以致用,真的把东西学到实处,做到实处。

4、共同成长

很多家长喜欢当“家长",就是喜欢指挥孩子的一切,控制孩子的一切。这样不是教育孩子,是”统治“孩子。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父母自己喜欢打游戏,一打一身劲,却让孩子自己去写文章,读书。中国古代就注意言传身教,如果你自己能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讨论,这种成长,岂能是命令式教育所能比的呢?

大家说是不是?

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读这封信,一起讨论,一起将洛克菲勒的精神中国化,用你的年龄的经验来帮助孩子理解洛克菲勒的理念,或许,孩子就会爱上学习。

是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洛克菲勒   孩子   实处   在外   教会   教育孩子   公平   儿子   态度   家长   父母   正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