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叫亮马的河

安小小 摄影 潘松刚

一条叫亮马的河

7月10日,北京朝阳区亮马河,年轻人在游泳、玩桨板、休闲纳凉。疫情以来,亮马河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一条叫亮马的河

7月10日,亮马河上,人们乘船游览。

一条叫亮马的河

7月9日,亮马河边,孩子坐在小帐篷边上等待参加绘画活动。

北京城里一段不到10公里的亮马河,在今年突然火了。

亮马河的起点位于北京二环外的东直门外小街,它原本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小河沟,向东穿越三环、四环,汇入五环外的坝河。随着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饭店——长城饭店和北京第二、第三使馆区的落户,20世纪90年代之后,亮马河经历了几次改造。2016年,在打通城市“慢行系统”的整体规划下,地方政府对河道及沿岸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并于2019年竣工。

也许是久困室内的人们对于户外活动的渴望,又许是改造后的景观给予了人们对于理想中“塞纳河生活”的想象,原本只有野钓和游泳爱好者光顾的亮马河突然成了“北京最时髦的人”的聚集地。在穿越使馆区、商业区的河段两岸,人们铺上了野餐垫、摆上了户外椅,甚至还扎起了小型帐篷。在疫情形势吃紧的那段时间,河两岸入口值勤的保安不得不向用精致的高脚杯盛着红酒、用漂亮的餐盒装着自制三明治、沙拉的游客一遍遍解释:“特殊时期,不可在两岸聚餐。”

尽管十几年前就在这里游泳的“老北京”,并不明白“新北京”为什么要“把锅碗瓢盆带到室外(其实是为了煮咖啡)”,但也因为这里变得“人多、热闹”而感到开心。在亮马河景观廊道的设计者之一沈同生看来,“把不同文化串联起来,你就会觉得这是北京,亮马河是代表北京的。”他说,10年前,亮马河中间竖立着一个漂亮的中国结,“我觉得那是一个很表面的文化,就只是为了好看”,而真正的文化,是这条河回归到可以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

责任编辑:齐征,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塞纳河   明治   使馆区   疫情   帐篷   北京   两岸   景观   游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