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青石板老街,那些老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久违的青石板老街,那些老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久违的青石板老街,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没有居民常住了,那些老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我走到那座老宅,已经认不出来自己的家了。
这是父亲的家,奶奶爷爷的家,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度假之地。

现在,青石板路,已经坑坑洼洼,被砸、被挖的乱七八糟。


老祖屋,家家户户都贴着吉屋出租的红纸。
月租为零,免费给人住,只求得一点人气,有人打理,不至于坍塌损毁。

并不是大家没有回忆和过往的情怀,只是这些屋子,不值得多花一分钱修缮,永远、永远都不会回来住了。

大中午,顶着四十度的高温和烈日,我有点难过。

这青石板街道,在我年幼的心里,曾经是那么的宽阔和温润,人流不息,声音鼎沸。
白天,家家户户进进出出的人,各忙各的;夜晚,这些人把凉板床、板凳、躺椅、凉席,依次铺在青石板上。
吵架的、开玩笑的、打招呼的、摆龙门阵的、聊天下大事的、讲鬼故事的,都挤在这条街上。


久违的青石板老街,那些老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旁边是川流不息的江水,这里是市井小民的烟火;风把水上的凉意吹来,安抚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入睡。

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灿烂,人们开门敞户,安稳妥帖的入了梦。

我有着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短短二十年,恍然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糊火柴盒的曾婆婆,扎纸人车马的王婆婆,纳鞋底鞋垫的杨婆婆,开小卖部的马爷爷,爱嚼人的肖婆婆、睡着了打麻将还能胡牌的雷奶奶……

他们,其实,都还在这里,对吗?


久违的青石板老街,那些老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古镇独特的气质,从泥土里就开始散发出味道。


木梁、青瓦、竹编夹壁的老屋巷道里,那些路上,都藏着故事。


水泥碎石地里,藏着小镇人,爱打麻将的生活习惯。不知道,谁家的八万,不小心从牌桌里,滑落到泥水搅拌车里。

那牌桌,大概焦急、烦躁。

这工匠,大概浪漫、可爱。


青石板的台阶,一步步拾阶而上,曲折陡峭。这里,藏着小镇的过往云烟和历史沉淀。

不知道,是谁撰写的碑林,被砸断了,铺就成了台阶;

不知道,是哪位古人的墓碑,斜放着,做成一个休憩的平台;

不知道,是哪座寺庙的戒律石刻,端端正正,做成了台阶的基石……


那些字,有些挺拔、有些隽永、有些苍劲、有些娟秀;无法得知它们完整的模样,无法获知它们传递的全文,无法理解作者的心境和创作意图。


因为,它们已经成了时间长河里的一块小小的鹅卵石;无数人走过,瓢泼大雨洗刷过,风吹、水滴侵蚀,被重物深深地撞击过。


它们变得模糊,有光泽,甚至那些常年步行的脚印已经切进了文字的序列里。


没人关心,它们曾经是什么了,多么有价值,当年花费了创作者多少心血和努力。


就像这座古镇一样,大家抛弃它,奔向远方,也没多少犹豫和困扰。


回头,想着,它总是站在这里,不会消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老街   青石板   青瓦   小卖部   牌桌   家家户户   古镇   婆婆   台阶   麻将   老人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