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的翠莲

小时候知道东平湖,是因为曾看过一本连环画,名字叫《东平湖的鸟声》。

东平湖的翠莲

小八路在东平湖里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给游击队送情报,故事十分精彩,吸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封面上蓝蓝的湖水、茂密的芦苇,小船和水鸟,这画面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七十年代的一个夏夜,在生产队场院里乘凉。听来自省城的插队知青们聊天,他们计划骑自行车去东平湖游玩。我才知道,原来东平湖离我家并不远,大约只有二三十公里。

可农村孩子的活动半径实在太小,家里没有自行车,即使只有二三十公里,也始终没有机会去。

1984年3月,我和同学们正在泰安地区卫生防疫站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东平湖湖区农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终于看到了心中想象过无数次的东平湖。

迫不及待地赶往东平湖岸边,马上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原来,东平湖这么大!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用这些形容大海的词汇一点也不夸张。

东平湖的翠莲

乍暖还寒,在经历了一个冬天已经干枯的芦苇丛里,冒出一枝枝嫩绿的新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和无限的生机。

我和五六位同学,解开岸边停着的一条小渔船,想到湖里面玩。

可惜同学们都不会划船,船歪歪扭扭地行进,还不时地打转。没有走多远,却把船仓里弄了不少水。岸边的渔民大爷喊我们回去,我们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靠近了岸却又搁浅了,动弹不得,只能把船留在湖里,趟着水上了岸。

听大爷说他要用船去对岸运面粉,我们把船仓弄湿了一定会影响他拉面粉。不过,大爷并没有责备我们,只是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

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湖区还很落后,群众也很贫困。当时东平县城正在从老城迁往新城,一些机关已经搬迁,县委招待所、县医院、县卫生防疫站都还在老城里。我们就住在县委招待所,每天坐防疫站的救护车去湖区农村调查。招待所的早餐东平粥特别香,据说师傅们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熬粥了,熬的时间越长就越香。

东平湖的翠莲

从老城到湖区农村的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特别颠簸。防疫站老掉牙的救护车汽油味刺鼻,一到路上我就晕车,每天都会吐一次。连续十几天,那滋味真难受。

记得去过的村子,有辛店铺、后梁、茶棚...,一个叫二十里铺的村子里有个饭店,我们去那里吃午餐。饭店十分简陋,印象最深的是餐桌周围的凳子,都用很粗的铁链拴到桌子腿上,不知道是担心被偷还是不愿意让顾客随便挪动位置。

村里的房子大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和我老家差不多。村民们很热情,很淳朴。我们同学们分成几个流调小组走村入户,每个小组请了一个当地的向导。

我这个组的向导是一个名字叫翠莲的小姑娘。翠莲大约十四五岁,瘦瘦的,扎着两个小辫子,脸色有点苍白,一双大眼睛却很有神。

问翠莲为什么不去上学,她低下头说,爹娘不让上了。翠莲患有哮喘病,问我们可有治疗办法,我们便劝她去大医院看看。她有点失望地摇摇头,说家里没钱。

东平湖的翠莲

不过,很快翠莲便活泼起来,领着我们走东家串西家。也许很少接触村外的人,她显得有点兴奋。每到一家,给村民们介绍我们的调查目的和要求,也给我们介绍每家的情况,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几天过去,翠莲和我们很熟了。她说:“你们来得早了一点,如果夏天来,可以看荷花吃莲蓬。秋天来,可以吃菱角、鸡头米、螃蟹,都可好吃了!”我们便笑着回复她,以后还会来的。

十几天的调查很快要结束了,当我们要离开村子返回的时候,村民们来到村部给我们送行。在挥手告别的人群中,我看到了翠莲,看到了她眼中的失落。

弹指间,三十八年过去了。今年夏天,我再次来到东平湖。东平湖沿岸全都修成了宽阔笔直的滨湖观光大道。坐观光船,吃全鱼宴,在清澈的水面上,享受夏日里湖风带来的清凉。

湖里一大片水莲吸引了我的目光,叶子田田,苍翠欲滴。莲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让人赏心悦目。

东平湖的翠莲

我不禁想到了翠莲。抬头望向湖边,村子里低矮的平房已经不见了,一排排的农村新居鳞次栉比。这里的农村早已旧貌变新颜。

翠莲也已经年过半百,说不定已经当了祖母,想必会生活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东平   平房   防疫站   低矮   湖区   芦苇   招待所   岸边   大爷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