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咱们活着,机体需要不断补充能量,如果胃出了问题,消化和吸收就会受到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胃部不适,被胃病折磨。从胃的结构来看,胃黏膜屏障受损,是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核心因素。因此,保护胃黏膜,才能维护健康。那么,生活中的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呢?咱们现在就为大家解释相关的要点。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胃黏膜,是胃壁的最内层,由上皮、固有层、肌层等3层结构组成。在胃内容较少的时候,会形成许多皱壁。正常的胃黏膜,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但是,如果发生持续性损伤,胃黏膜的修复,赶不上损伤的速度,就会发生炎症、溃疡、黏膜脱垂、癌变等病理变化。比如,胃黏膜,长期受到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在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肠上皮化生,就属于癌前病变,继续发展就会演变为胃癌。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胃黏膜,还是1个独特的免疫器官,是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具有丰富的神经传导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如果病原微生物侵入、饮食不规律、摄入较多的刺激性食物、情绪波动或精神紧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就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出血等症状,而且,胃黏膜损伤还会加重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原发性疾病的病情加重,甚至加速器官功能衰竭的进展。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胃黏膜的损伤以及屏障破坏,是1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需要注意生活细节,守住10条准则,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第1条准则,是避免微生物感染,比如,70%至90%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而感染又与饮食卫生习惯有关,只有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根治感染,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第2条准则,是坚持规律饮食,切忌饥饱不均或者暴饮暴食,以免造成胃酸分泌失衡及胃壁过度扩张,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功能。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保护胃黏膜的第3条准则,是食不厌细,避免狼吞虎咽,食物细嚼慢咽,才能增加唾液分泌,减轻胃肠负担。第4条准则,是晚餐宜早,不要过饱,以免引起胃酸过多分泌。第5条准则,减少刺激,少吃辛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控制咖啡或浓茶的摄入量,以免导致反射性的胃黏膜缺血。第6条准则,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疲劳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及分泌功能失调。第7条准则,是减少压力,避免抑郁、焦虑等因素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肠神经调节及分泌功能失调。第8条准则,严格控制饮酒。第9条准则,尽早戒烟,因为吸烟会减少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合成,削弱黏膜保护作用,还会刺激胃酸及蛋白酶分泌,加重黏膜损伤。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保护胃黏膜的第10条准则,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是谨慎使用药物,其中,需要特别注意6类药物。第1类,也是较为常用的药物,是解热镇痛剂,比如,阿司匹林及布洛芬,这些药物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胃溃疡患者,或者服用华法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该特别小心。第2类,激素类药物,比如,地塞米松,会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第3类,是降压药,比如,利血平,会促进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病情。第4类,是抗生素,会引起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抗生素还会造成胃黏膜局部缺血。第5类,是微量元素,比如,铁剂、钙剂、氯化钾,会引起胃肠道症状,或者导致胃酸反跳性分泌增多。第6类,是抗肿瘤药物。

守住10条规则,谨防随意用药,才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保护胃黏膜,需要持之以恒,出现轻微的胃部不适时,应该引起重视,可以尝试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比如,铝碳酸镁,中和胃酸,并且形成胃黏膜表面的保护层,同时,吸附胆汁,但是,不宜盲目服用胃酸抑制剂,比如,质子泵抑制剂,以免形成低酸环境,导致消化不良。如果自行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效果欠佳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确诊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谣零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胃壁   胃酸   胃部   黏膜   胃溃疡   屏障   胃肠   损伤   守住   药物   准则   随意   规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