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封丘翟母遗迹(作者:王聚臣)

最近,听说我们县里建了一座新公园,叫翟母公园,我感到很欣慰,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下,正好驱除缠绕在心头几十年的一块心病。有人会说,不就是游览个公园嘛,游就游呗,干嘛说那么严重,矫情!我给您说呵,关于没有专门的地盘用来瞻仰翟母这件事,就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头,已经几十年了,简直是无法释怀。听我给你说一下原由。

寻访封丘翟母遗迹(作者:王聚臣)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翟母”这两个字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好像刚上初中,是求知欲最强烈的少年时期。一次,大人们喝过酒之后,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一只酒瓶子,稀罕得不得了。那时候乡下穷,喝酒都是散酒,俗称“一毛辣”,除非有贵客,寻常是很难见到酒瓶子的。所以,客人走后,我就把瓶子拿起来反复欣赏。瓶子是长方形的,细而高,造型不算奇特,也谈不上华美,但酒瓶子上的文字却吸引了我。瓶子的正面贴着商标,上面竖排写着“翟母井”三个字,下面是横写着的一行小字,好像是“地方国营封丘酒厂出品”字样,记不太清了;背面则贴着一篇“产品说明”。这篇“产品说明”内容相当丰富,不仅简要说明了翟母井酒酿制的新工艺,还附带介绍了翟母井。大意是翟母井位于封丘县城的城隍庙后街,原是翟母家中自用的一口水井,历史悠久,水质甘甜,适于酿酒,而且水质稳定,水位也不因天气旱涝而涨落等。文字的旁边是一幅素描人物画,画的是一位农妇,布衣荆钗,面目慈祥,题名“翟母像”。从那时起,我才对封丘的历史有了一点点了解,第一次知道我们封丘县有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翟母,而且她家的井也很神奇,也是从那时起,我对遥远的县城有了深切的向往,感觉它很神秘,是个“大地方”,有机会了一定要到县城里去逛一逛。

没成想,自己后来竟然到县城来工作了。有条件近距离接触翟母井、亲耳聆听翟母的故事了,终于可以解开心中的谜团了,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工作之余,我就开始研究起翟母来了。在单位,我向土生土长的县城里的同事们请教,在街上散步的时候,专往老人堆里钻,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收获了很多,我不仅知道了翟母和翟母井,还知道翟母祠、翟母碑甚至翟母路,我决心一一加以落实,把翟母,不,把封丘的历史给弄个明白。

再后来,经内行人提醒,我又搞到了一本《封丘县志》,它为我了解翟母事迹提供了更多的官方资料。原来,翟母的故事是这样的: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蜂起,逐鹿中原,最后进入楚、汉争霸阶段。大约是公元前206年后的一天,刘邦在一次战斗中被项羽打败,落荒而逃。当跑到延乡(今封丘县城)西北角时,已是人困马乏,难以行走。此时,恰逢翟母到田间为丈夫送饭,刘邦饥渴难耐,便乞食于翟母。翟母生性仁厚,见是一位落难的英雄,便把一罐子粥饭全都给了他吃,刘邦因此得以活命。后来,楚汉相争中,刘邦终于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当上皇帝后的刘邦,不忘翟母赠饭之恩,派人前来酬谢。可此时翟母已逝。刘邦无奈,只得为翟母封墓建祠,把翟母居住之地延乡,升格为封丘县,封翟母为封丘侯,以示旌扬。封丘县的名字自此始见于史书。还有人说,刘邦为翟母封墓为丘,才有了“封丘”这个名字,也有一定道理。从这则故事来看,把翟母称为我们封丘县的“建县之母”都不为过!

寻访封丘翟母遗迹(作者:王聚臣)

后来,随着年代的久远,翟母墓已经无据可考了,顶多从“封丘八景”的“翟沟晴波”里多少能窥见她的一点影子。我读《封丘县志》,在谈到封丘八景之一的“翟沟清波”时,有一段编者按谈及此事,按语说,所谓翟沟,是翟母坟前的一道水沟,遗址在县西。只是后来黄水泛滥,泥沙淤埋,“翟沟晴波”也无迹可寻。唯有翟母井,因其在县城内,得到保护,所以留存至今。翟母祠就在井的旁边,明清时期都还存在,明清两朝的多位县令都曾经对其进行过修缮。最有名的,是明嘉靖二十年的封丘知县朱缙,和清康熙十三年的封丘知县王赐魁,而尤以朱缙的那次整修最富有传奇色彩。《封丘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年(1541),湖南人朱缙在封丘当县令。恰逢天气亢旱,经久无雨,朱知县寝食难安。正当他束手无策时,邑人徐图等献计,说淘洗翟母井即可得雨。朱缙依计而行,并亲自前往恳祷。也许是朱缙的诚心打动了上苍,也许是节令该着,淘井不久,“果尔大雨滂沱,旱情遂解”。朱知县感激翟母不尽,遂率徐图等人重修翟母祠,新塑翟母像,并撰文表示纪念。

下面是朱知县的《谢雨祭翟母文》:

吁嗟神母,淑德流芳。井泉遗爱,惠泽无疆。某宰斯土,适逢亢旸。闻神母之有灵,爰淘井而彷徨。方浚事之甫作,遂膏雨之立滂。神功迅速,报膺用彰。敬陈牲醴,来格来尝。尚飨!

朱知县的这篇祭文,虽然涉嫌迷信,但情深意切,文采斐然,值得一读。

此后的清康熙十三年的封丘知县王赐魁,也依前例对翟母祠、翟母井进行过整修和维护。王县令也有纪念文章载于县志,不过祭文较长,此处不再引用。

这些事件,为翟母罩上了神秘又神圣的光环,也更加激起了我一探究竟的愿望,所涉文物,我想要一一找到它们,一睹真容,方才放心。转眼我已经接近退休。2014年起,我开始实施这一计划。我先找翟母路,因为翟母路历史最短,不会湮没那么快。一位文友告诉我说,“翟母路”已经换了好几个地方了,目前,西关村委会所在的那条南北路就是翟母路。我从单位(黄池路北段)出发,拐了不知多少道弯,终于找到了西关村委会。到那一看,没有一点“翟母”的影子,倒是见到许多二花贩子在那里讨价还价,路的南头,竖立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道地金银花”几个大字,听当地人说,这条路已改称“金银花大街”了!我不由得有点生气:翟母路又换地方了?这也忒轻率了吧!

我再找翟母井,也不乐观。县志上明明写着翟母井在县府西北,距县府多少多少步,可咨询县政府把门的人,却回答说“不知道”。有人说,可能在北街小学后边,我就又到北街小学北边找。从南到北找了个遍没有找到,又窝回来继续找。走到北街路东、北街小学后边的时候,正好碰见一位中年妇女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向她打听后方知,翟母井就在她身后的巷子里边。这条巷子太小了,一米来宽,稍不留神就会从眼皮子底下滑过去,怪不得刚才没有发现。我侧着身子往里走。羊肠似的胡同尽头,我看到,有一截水泥石碑,立在一家居民的北墙根下,上面刻着“翟母井”三个字。巷子里的居民说,翟母井就在墙下面,早已填平了。想再找翟母祠?只有到县志里去找了。巷子两边,全是民居,一点空地都没有。看着斑驳陆离、形象猥琐的石碑,我忽然感到有点悲哀: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翟母井”吗?这就是万代敬仰的“翟母祠”吗?我们的“建县之母”怎么会有如此境遇!

寻访封丘翟母遗迹(作者:王聚臣)

找寻“翟母”的经过,使我的心沉重得像是压上了一块石头!如今,乍一听说翟母公园建成了,你说我能不感到欣慰、能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吗?我当然得赶紧去参观游览一番了。

2018年秋末,我来到翟母公园进行参观。

占地四十余亩的翟母公园,位于嘉祥名郡小学的南邻,博学路(若是此路称作“翟母路”该是多么合适呀!!)东侧,东临护城河,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园子。据说此处就是当年刘邦巧遇翟母的地方,有一通民国二十六年的石碑为证,碑上镌刻着“汉高帝遇翟母进饭处”几个大字。公园虽然刚竣工不久,倒也是茂林修竹,绿草如茵,还有一些不怕冷的花儿在开放,真个是生机盎然、景色宜人。但最让人震撼的还是与翟母有关的几处建筑。一进公园大门便是翟母广场,广场正中,屹立着翟母的大理石塑像。塑像仿佛就是真实翟母的再现。她衣着简朴,神态安详,温和地站在广场中央,慈爱地注视着进园游玩的人们,分享着她的后世子孙们的幸福生活。塑像身后,正对公园大门的,是一面文化墙,名字叫“翟母文化长廊”。我止住脚步,仔细端详起这道“文化长廊”来。文化墙形制很大,高约三米,长约三十米,用汉白玉石料筑成。乍一看,文化墙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打开在“翟母”这一页,上面镌刻着翟母的故事,还有历代典籍中记载的有关翟母的资料和名家诗文,前面提到过的朱缙和王赐魁两位知县的诗文,都赫然在列。广场南端不远处是一幢仿古建筑,面阔五楹,前有走廊,粉墙黛瓦,檐角翼然,一派古色古香。按传统叫法,这里应该就是翟母祠,今天唤作“翟母文化陈列室”,都一样,它是安放翟母英灵、寄托后人情思的最合适场所。再向南走几步,是一组大理石雕塑:一位将军,牵着一匹战马,人和马的神情都很落魄;军人的旁边,站着一个手捧陶罐的农妇,——这分明讲述的是“翟母赠饭”的故事。看了这组雕塑,我不禁心生感慨:谁敢说不是那罐粗米饭奠定了大汉王朝的根基啊!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几天前一位原阳县的文友发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大汉雄风岂能少了原阳》。文中历数原阳籍的几位大汉名臣,如张良、陈平、张仓等,表彰他们为大汉王朝建立所立下的卓越功勋,颇有“大汉得天下,原阳人功居其半”的意味。知道了翟母的故事后我想说,如果没有我们封丘翟母的这顿粥饭相救,盖世英雄刘邦说不定就会一蹶不振,那么,你们原阳的这一班子文臣武将,又能到哪里去英雄用武?还不是树倒猢狲散!从这个角度讲,大汉王朝的建立,我们封丘先人才居功至伟!所以啊,我为有翟母这样的先人而骄傲、而自豪!

当然啦,发怀古之幽情之余,我也要为今天的封丘当家人点一个大大的赞,他们到底没有忘记自己的先人,没有忘记翟母,他们为翟母,也为封丘人民建了这样一座公园,让今天的人们,既能入园休闲娱乐,又能前来凭吊先贤,敬慕翟母,真是功莫大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封丘   封丘县   原阳   县志   知县   刘邦   巷子   遗迹   大汉   县城   公园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