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喂?喂......”电话那端的人声断断续续,像电报机一样吐着文字。他无奈地挂断电话,然后又拨了回去。大致数了数,这是这个月第五次因为手机信号不好而挂断重拨了。没办法,“iPhone加联通,人等于失踪”。这句话并不夸张。看着手中的iPhone Xr,他突然想起了十年前的iPhone4s,似乎信号也是这样的糟糕。不过他用了四年的iPhone6还算差强人意。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现在还记得,十年前iOS 6上拟物化的APP设计,搭配着设计棱角分明的双面玻璃机身,使得iPhone4s成为了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当年正是手感极佳,产品力给力的4s开启了国内的智能手机时代。滑块解锁、汤姆猫、水果忍者也成为了独特的时代记忆。在iPhone 4s发布多年后,他周围仍然有人在用iPhone4s。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iOS 6上的拟物化设计

两年前,他本着足够长期使用且摄像头扫码即可的准则购入了手上的Xr,让他稍感意外的是,相较于iPhone 6,Xr底部的双扬声器,对他来说外放声音突然有了质感。但和许多年前那台HTC One M7相比,又似乎没那么惊艳。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的那台HTC One M7

那是一台正面双扬声器,背部三段式经典设计的机器,也是少数能把银、黑、蓝、红四色在外观设计上都驾驭住的机器。那个时候,Beats音效下的BoomSounds还不像现在这般充满噱头,但是Beats音效的浑厚音质,也引得各路玩机爱好者,纷纷在自己的手机里安装Beats音效插件——那还是一个刷机盛行的年代。

不仅是手机本身,Sense UI的简约也让他印象深刻。红外线模拟遥控的功能还曾被他拿来折磨过朋友......只是金属机身加剧了发烫,UltraPixel摄像头普遍泛红以及一层层“下巴”都为后来HTC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不得不说,M7上的Sense 5.0已经没有了前作的惊艳感

Sense UI早年的翻页日历时钟和圆环解锁,真的是yyds!集美观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设计。可惜随着扁平化的大潮,Sense UI这种高度“拟真”的UI,也慢慢慢慢地,泯然众人矣。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这才是熟悉的Sense UI界面

与M7截然相反的,是他使用的第一台智能手机——小米1S。粗犷的外观设计却搭上了在当年可玩性不俗的MIUI。那个时候他最关注的还是性能、像素这些简单的参数。而这正是撞在了小米的枪口上。为什么是枪口呢?因为“为发烧而生”。他模糊的记忆里关于这台机器似乎只剩下卡顿、发热以及Bug了。同当时的他自己一样,品牌建立初的第一二代产品,总归是勇莽却又青涩和不成熟的。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的那台小米1S,似乎已经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了,只能用网图代替

时间来到2014年。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他拿着用奖学金买的iPhone6和兜里仅剩的几十块挤在回家的大巴车上。也许是来之不易,在略感新奇的同时他又那么有点小心翼翼的感受着变圆润的边框还有扁平化的新设计。多年过去,再次回顾iPhone6时,人们几乎是毁誉参半的。抛弃直角设计招致许多人的批评,但iPhone6却又曾是苹果历史上销量最佳的系列。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的iPhone 6

他只感觉从各个方面来说,这是他体验挺不错的一台手机,那时的iOS还算得上稳定,没有现在Xr上的闪退、卡顿。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几年后的新机器也完全不虚。比起现在单手难以握持的各种全面屏手机,这个4.7寸的设计甚至还有那么点儿恰到好处的味儿。也是,不然2022年怎么还是会有SE3这样的新机器发布呢?想到这他笑了笑....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肯定很难想象,8年后的2022年,苹果居然还能出一台外观和iPhone 6相差无几的“新机型”

2017年,他也曾犹豫过是否换掉这台iPhone6,毕竟,每次乘公交扫码时他总要耽误许多人的时间。然而,想起昔日安卓的体验,看看钱包和新款的价格。他还是笨手笨脚地自己把电池给换了。

又过了一年,他第四次考六级,也是第四次换手机,这世上许多巧合往往都是事后才发觉。也许是他参透手机功能的本质,抑或是他内心棱角归于平滑,更有可能是窘迫,这次他换的是一台千元机--荣耀8X。他并不在意当年华为敢于和高通正面拼刺刀而命名为麒麟710的性能, 反正扫个码,看个信息顺便用极其先进的3.5mm接口听个歌也足够。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他的第四部手机,荣耀8X

那一年,全面屏手机刚刚开始普及,这台率先在千元机采用COF封装,下巴宽度堪比旗舰手机,屏占比达到惊人的91%的手机,颜值算是相当能打。从那年开始,厂商们在追逐屏占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然而似乎到了2020年,这一切戛然而止。小米MIX 4,中兴Axon 40Ultra等真-全面屏手机,依然是“旁门左道”,挖孔屏,刘海屏,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体地位。现在这台8X静静地躺在储物柜里,他偶尔会拿出来体验一下鸿蒙系统。

现在是2022年的7月份,他已经数不清这是点开的第几个vivo X80的开箱视频了,也记不清去了多少个线下店感受真机。除了一个重要的特殊原因外,让他大致决定选X80的原因还有很多:其它竞品屏幕的倒角过于粗犷。华为和荣耀系的溢价叠加莫名而来的长辈气质,骁龙芯片过去几年“声名远扬”等等。

他也不止一次浏览玩机社的X80评测图文:中杯变大杯?vivo X80 假日 使用体验分享 。起初,他觉得扬声器差点意思,再者是听到看到的许多烂橘子的BUG,但是好在他觉得这一切可以接受。电子产品这东西有点儿像“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手机背面的镜头模组这些年来逐渐由追求审美变成了辨识度的竞赛。X80的镜头模组像空调柜机这点确实无法否认,但是和某些突出一截的、一排鬼眼的相比,又居然有那么点美感。高刷新率、快速充电这些原来认可苹果的他所嗤之以鼻的东西,体验下来居然还有点“真香”。那么他还在等待什么呢?是价格到心里的预期?是Orgin OS趋于稳定?还是说,他在等待戈多?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vivo X80,的确是今年上半年少数能让他眼前一亮的手机

睡眠对他从来都是一个奢侈品,他翻来覆去,莫名地想着智能手机这些年来的变化。

首先是屏幕从三点五英寸到现在的六英寸,七英寸,从直板变成了曲面,从720P到1080P再到2K,从60Hz到90Hz再到120Hz,甚至从一个屏幕变成了两个屏幕。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

摄像头的像素从七位数到了八位数又朝着九位数蠢蠢欲动,个数也越来越多,主镜头、长焦、潜望、人像等各种五花八门的镜头层出不穷。就连镜头本身布局都成了厂商们暗中较劲的东西。主镜头的底也越来越大,小米12S Ultra甚至拿出了堪比卡片机的1英寸超大底主摄,再这样下去,难道下一步就是M43,APS-C画幅——再大胆点,全画幅手机?

厂商们在快充上的竞争也从不止步。今天这一家把充电功率的数字怼到了66W,明天那一家就会宣布他们发布了最新的80W快充,还有比之前更大功率的无线充电,马上,200W的快充也即将出现。

一个普通人用智能手机的十年

又是vivo,准备上马200W快充了

但市场从来都不是只有产品本身,还有消费者和厂商们的博弈。十年前的时候,大多数消费者们关注的是手机的性能及其参数,还有能否凸显一些特殊的价值。但是随着这个市场的不断完善,行业内外部的技术革新,消费者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主流厂商们在追求一个产品多个方面开花的同时又保持着有些诡异的统一,高刷、快充、芯片等成为了军备竞赛的主旋律。

同样,比起“安卓之光”,消费者们也相对更加理性,有的仅仅只是需要长时间续航和通话清晰,有的则想在手机上游戏人生,还有的则想通过一个随身携带的物件来感受影像和音乐的真实与美好。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倒逼厂商们不断打磨自家产品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方向市场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进步的。那么未来智能手机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没有人有确切的答案,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也好,一块透明的玻璃也罢,未来的智能手机一定会让现在的我们意想不到,我对此无比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智能手机   荣耀   小米   扬声器   普通人   摄像头   镜头   消费者   厂商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