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越喜欢玩手机游戏 所以,你知道该咋办了吧?

暑假来了,孩子们终于有时间放肆玩手机了,于是孩子的暑假日常就成了:吃着饭玩手机、睡前玩手机、坐着玩手机、躺着玩手机......

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越喜欢玩手机游戏。所以,你知道该咋办了吧?

面对孩子的放肆,家长们发现说教和行动上的强行禁止,效果都不显著,甚至孩子玩得变本加厉了。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家长究竟怎么做才正确?我们先要找到玩手机背后真正的原因。


他与儿子的斗法可以拍一部精彩绝伦的电视剧


鲁先生来咨询的诉求并不新鲜:如何禁止儿子玩手机?但他的故事让我好奇:为了禁止儿子玩手机,他已经摔坏了6部价格不菲的智能手机,而第7部新款5G手机正在儿子手里被玩得发烫;也就是说,鲁先生摔手机,从结果上看,没有让儿子少玩手机,而是给儿子的手机升级换代。


“摔坏那么贵的手机,您不心疼吗?”我这样问,其实是在表达对他炫富的不满。


鲁先生苦笑:“我和妻子都是工薪族,房贷压力很重,摔坏的每一部手机都相当于我一个月的薪水,哪能不心疼呢?”


我大吃一惊:“既然心疼,为什么还要摔?”


鲁先生一脸愁苦:“我不能眼瞅着孩子堕落啊!跟他的前途相比,一个月薪水算得了什么呢?气火攻心,我就忍不住发脾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看你摔手机是什么反应?他玩手机有没有收敛一些?”


鲁先生叹了一口气:“刚开始他被吓住了,收敛了几天,但不到一周就闹着买新手机。我不给他买,他就央求他妈妈买,还打电话让爷爷奶奶、姥姥来求情。没办法,我只好跟他约法三章,让他发誓不玩游戏,每天玩手机不超过一小时,然后才给他买。可是不到三天他就露出了游戏玩家的尾巴,大玩特玩起来。现在学习受到了影响,考试成绩明显下滑。”


鲁先生告诉我,他与儿子的斗法可以拍一部电视剧,绝对精彩:


他给儿子买新手机时预装防沉迷系统,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就被儿子破解了;每天下班后到家,他都要摸一摸儿子的手机,看是否发烫,以此判断儿子玩手机的时间,后来他发现儿子手机冰凉,温度居然低于常温,原来儿子在他回家之前半小时把手机放到冰箱里降温;儿子睡觉前把手机放到客厅里,可是半夜两点鲁先生听到儿子房间里传出游戏过关的欢叫声,原来儿子借同学的手机来过瘾……


“真是防不胜防啊!”鲁先生一摊双手,“我承认,跟一个14岁的男孩斗法,我一败涂地!”


我安慰他:“不,您是在跟高科技和流行风尚斗法,输了不丢人。再说,您也没有一败涂地,或许这次咨询之后,您就可以反败为胜。”


鲁先生用目光感谢我的同情:“没错,跟手机这种高科技产品作对,许多家长都输了。同时输掉的,还有孩子的学业和前途。您说说,为什么家长越禁止孩子玩得越凶呢?


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越喜欢玩手机游戏。所以,你知道该咋办了吧?


越是禁止玩手机,越是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这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我解释,“所谓禁果效应,就是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吸引人,使更多人参与或者关注。具体说来,禁果效应与两种心理有关,一种是好奇心理,一种是逆反心理。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而逆反则基于人们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天性。越是不被允许的事,越能勾起人们的兴趣。


鲁先生感慨不已:“儿子从小到大,我给他下达了无数个禁令,不许说脏话、不许撒谎、不许打人、不许上学迟到、做作业不许抄网上的答案……可是,他好像没有一次照做的。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现在才醒悟,原来我的禁止实际上是在诱惑。”


我说:“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在孩子身上表现得都十分明显,您儿子正处于青春期,这两种心理都会加倍强烈,所以您会感觉受不了。”


鲁先生说:“是的,他现在个头跟我差不多了,瞪起眼来颇有几分威风。他骂我是‘土皇帝’,在家搞强权政治,侵犯了他的权益。”


“孩子说的话也有三分道理。”我告诉他,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父母强迫孩子做事情,都会导致权利之争。很多家长仗着自己在孩子面前天然的权威,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听话,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一招越来越不奏效,因为孩子也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也有自己的需求,为了反抗你,他们有的是办法制造麻烦,比如拖延、哭闹、武力对抗。


这种权利之争发生得越多,孩子往往也越叛逆。所以,当家长禁止孩子玩手机时,孩子往往会更执着地玩,其本质不是因为手机诱惑力太大,而是孩子不想屈服。这样的对抗强度,与孩子的个性强度成正比,甚至不惜一战,与家长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到那时,亲子关系就要接受考验了。


“唉!”鲁先生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为什么,我给儿子买新手机时要多花些钱,买新上市的型号。我想让他知道我是爱他的。”


我笑了:“您这是在讨好儿子。但是,儿子或许会认为自己赢得了胜利,并获得了好处,就不再担心您摔手机了。”


鲁先生不好意思地挠头:“是啊,后来他见我要摔他的手机,还拿话激我:‘你摔呀,反正也该换新机了!’我都快气死了!真是黔驴技穷啊!请您指教,我该怎样让儿子远离手机呢?”


“家长禁止孩子玩手机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直言相告,孩子对手机的好奇,不是简单地禁止就能打消。如果所有的禁止都有用,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在这个通信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禁止孩子接触手机肯定做不到。即使学校和家庭都禁止,孩子也会从朋友、同学那里接触到手机。


我进一步解释:“另外,手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使用它。调查显示,手机给中小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便利,所以对手机不能一棍子打死。反过来想想,如果孩子完全不接触手机,以后走入社会真的能适应吗?”


鲁先生急了:“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就没有个节制,一点自控力都没有。”


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越喜欢玩手机游戏。所以,你知道该咋办了吧?


找到孩子玩手机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根治”


“孩子对手机上瘾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很多不易被察觉的复杂原因。”我告诉鲁先生,手机之所以那么吸引孩子,往往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拿手机游戏来说吧,游戏比家长更懂孩子的心,过关斩将的奖励、正面且及时地反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玩伴一呼百应……在游戏时,孩子感觉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这种爽快的感觉,为什么孩子在亲子交往中得不到?”


鲁先生问:“您是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委屈和压抑?”


我向鲁先生展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孩子玩手机游戏的表现也不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能认识到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型、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更热衷玩网络游戏,玩游戏时间更长,更容易沉迷且花费更多。


此外,亲子关系对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也有影响:


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越喜欢玩手机游戏,相反,亲子关系越好,孩子玩游戏频率越低。在关系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较低;相反,家庭动荡,比如父母离婚、家庭气氛压抑等,都会加剧孩子对游戏的上瘾程度。简单来说,孩子如果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压抑和失败,那么他们就会投入网络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鲁先生眼睛一亮:“如果我能改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儿子就能摆脱手机的控制吗?”


我重重地点头。


鲁先生问:“改善亲子关系,从哪里入手?”


我说:“建议您从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入手。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倾听,少说教,多认同,少批评,让孩子感受到您无条件的爱,用爱弥补孩子内心的空虚。辅之以合理的引导,手机就能发挥它的正面作用,而不是成为孩子成长的祸害和亲子关系中的手雷。”


同时,我还给了鲁先生四点建议:


第一,和儿子讨论手机使用规则,并形成家庭公共约定。比如,每天玩手机多长时间,在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不能带到学校,吃饭、睡觉前、走路时不能使用手机等。


第二,适当拓展儿子的生活空间,最好能引导他培养一项健康的爱好,让他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比如,培养运动的爱好就是很好的方式。运动是孩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第三,多花点时间陪伴儿子,让亲子时间取代屏幕时间。


第四,不做坏榜样。让儿子远离手机,家长要做好榜样,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与孩子在一起时少看手机。


END

作者:晓林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标签:孩子   都会   逆反心理   好奇   儿子   家长   不好   心理   家庭   时间   喜欢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