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撰文/枕寒

“因为好奇心才可以带你义无反顾,排除万难地达到一个地方。”

七年前,木棉棠在豆瓣日记写下旅行起因。探索世界的念头萌生于一时兴起的西北沙漠之行,对书籍、电影中描绘的城市或小镇的好奇指引她出发,回过神来足迹已串联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迟到的间隔年》影响环游东南亚,着迷于电影《教父》而赶赴西西里岛,又被《托斯卡纳艳阳下》的阳光与意式童真吸引前往托斯卡纳……但,萨兰托半岛是计划之外的目的地。

前年夏天,木棉棠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往萨兰托半岛,在临海小镇切萨雷奥港度过了两周时间。由于是欧洲两波疫情封锁期之间的唯一一次旅行,她迄今难忘那十来天无所事事的闲暇时光。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切萨雷奥港

如棋盘一般的临海小镇

萨兰托半岛隶属于普利亚大区,后者的名号更广为人知——这里是葡萄酒名产区,第一瓶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意大利的历史文化脉络均可在此寻到相关痕迹。由于城市化进程缓慢,萨兰托半岛仍留有意大利传统生活风貌,虽然知名度不如佛罗伦萨等城市,却是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度假胜地。与木棉棠对谈时,切萨雷奥港的居民反复提及家乡拥有意大利最美的海滩。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切萨雷奥港的居民反复提及家乡拥有意大利最美的海滩”

“180 左右是海,另外一边与陆地接壤。往其中一个方向走,一定会走到海边,往反方向走就会回到镇子里。”木棉棠对小镇的建筑格局记忆尤深,白色的街巷纵横如棋盘网格,站在半岛与陆地接壤的方向沿着街道朝前走,“每个街道的尽头都可以看到远处盈蓝色的海岸线”,她在日记中描述。

意大利的夏天似乎有一种令人深陷其中的魔力,曾听闻一位独立冲浪教练因钟情电影中意大利乡村的夏天而选择生活在气候相似的海南。小镇的夏日见闻也充满意趣:下午会瞧见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身着泳衣躺在沙滩晒太阳,年轻情侣如履平地一般在齐膝的海水中散步;傍晚时分街道上飘溢着食物香气,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当地人正在家里吃晚饭。

木棉棠与小镇居民保持着相似的生活节奏,上午去洗衣房洗衣服时与当地人闲聊几句,午后漫步至沙滩,夜里乘凉逛夜市,一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节奏慢到一天只需做一件事,比如去个超市。”她在书写萨兰托旅行的日记中评论道。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初见如久别重逢

或许正是因为毫无计划,那些偶然闯入旅行生活的人才如此令木棉棠难以忘怀。

远在异国他乡闯荡的华人,为了寻求新的机遇,常常独自辗转到同胞更少的土地生活或创业。木棉棠曾在切萨雷奥港偶遇一家华人开的小超市,几乎全天候无假期营业,在一众为躲避热气选择傍晚开张的意大利商铺中显得尤为独特。“他一直都是开着的,连周末都开着。我早上出门去洗衣服的时候他就已经开了,到了晚上夜市营业的时候他还开着。”

来自温州的店主或许是已经太久没见过同胞,拉着木棉棠问长问短。但木棉棠也留意到,他们生活在人生地不熟的小镇上面临着诸多不便之处,譬如生病时不知应到何处寻医,只能去药店买药缓解疾病带来的苦楚。“他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该去看什么医生,会觉得他们在这里的生活真的过得太辛苦了。”

木棉棠曾因宝宝牙龈出血向店主寻求帮助,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求助于旅店的负责人,才迅速联系上当地的医生,也由此揭开了另一段相遇的序幕。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切萨雷奥港海滩

“就好像遇到一个认识很久的同学。”木棉棠回忆,他们在夜市中再次遇见这位姑娘时,她热情地扑过来话家常,尽管彼此相识不过两三天,语言不通,仅能通过翻译软件进行不够精准的信息传递,但仿佛已相熟多年,恰如王家卫导演所言,“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位姑娘与《托斯卡纳艳阳下》的女主角拥有同一个名字:Francesca。

或许是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热情,又或是小镇居民纯朴至真,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关切与热情。每当木棉棠推着婴儿车走在街上或经过海滩,当地居民总会在四目相对时上前搭讪,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善意与喜爱。“整天都在晒太阳,不仅仅是身体晒着,他的心里也晒着太阳的感觉。”若地点更换为她定居的德国,情况则略有不同,德国人更彬彬有礼,至多微笑示意。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整天都在晒太阳,不仅仅是身体晒着,他的心里也晒着太阳的感觉。”

返程之前,木棉棠将亲手所写的明信片赠与Francesca,对方喜极而泣。数月后,她也收到了回礼——一条祝福宝宝生日快乐的短信。“两个礼拜竟可以和一个人建立这种感情。”当她聊起此事,感动之情也透过声音传递了过来。

“我希望他也许长大之后会再去这个岛看一看。但我相信可能过了10年,20年,这里还是原来的样子。”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一个可以掌控的小天地

曾留学英国,也探访过嵊泗岛、台湾、圣托里尼与西西里岛,木棉棠对于海岛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被问及哪些旅行体验独属于海岛时,木棉棠谈起唯一一次在圣托里尼岛搭便车的经历。当时等待许久仍不见公交车的身影,她与同伴几乎同一时间决定搭便车前往沙滩。她试图从地理环境角度解释:“如果站得高一点,完全可以看到两边的海岸线,它就是那么大而已,能把我带到哪里去。”

海岛范围有限,站在高处一览无遗,只需数日就能摸清每一条道路,生活尽在掌握之中。也因其有限,使环岛旅行成为可能,每游览一个岛屿,木棉棠几乎都会环岛一周,或开车,或骑摩托车。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美丽的三亚后海,就是美!

在木棉棠看来,海岛自成一套体系,生活在海岛上的人更勇于尝试和打破常规,也更容易敞开心扉。“如果是一直在海岛上长大的人,他会更容易交付自己的信任。”若是身处内陆城市,则“没有那么多可以掌控的感觉。”

她以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结尾比喻,1900满怀憧憬准备追随心上人前往陆地生活,但站在甲板上望见城市楼群延绵向天际那一刻又退缩了。海岛如同1900从小生活的邮轮和88个的钢琴键,是他能够完全掌控的生活,陆地却那么宽广,望也望不到边。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木棉棠:萨兰托半岛,初见如久别重逢

《海上钢琴师》剧照,图/豆瓣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托里   西西里岛   木棉   半岛   海岛   久别重逢   意大利   陆地   小镇   居民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