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康熙王朝》这部大型历史电视剧一上映就创下13%的收视率,全面超越《雍正王朝》和《大宅门》的收视率,还荣获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百部优秀电视剧”奖。该剧以浓墨重彩的角度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剧中人物血肉饱满,其中有一位叫周培公的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生忠义却惨遭被贬,逝世后康熙亲自为他停朝守灵!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为何周培公被贬谪11年,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给康熙?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什么却结局悲凉?

周培公其人

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出生寒微,幼年丧父,十岁时母亲殉难而死,当时恰逢李自成在两湖地区作战,地方一片混乱,成了孤儿的 周培公更加落魄无依。还好他天资聪颖,后来靠着读书,他成为了一名州卒小吏,不久之后,他命中遇贵人,依附着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从此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周培公是受康熙的知遇之恩不假,但却并无科举避讳事件,周培公完全是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能在百官中崭露头角的,他作为文官,却能带兵驰骋沙场,真正做到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不世奇才,也正因为此,康熙才对周培公委以重任。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康熙除去鳌拜夺权后不久,就准备裁撤三藩,平西王吴三桂由于不满康熙的做法而起兵叛乱,帝国北边的察哈尔王嗅到了契机,于是也起兵叛乱,南北互相呼应,康熙一时间阵脚大乱,毕竟他还年轻,关键时刻,还是孝庄皇太后揽下重担,召集了一支三千人的家奴部队,随大将军图海的大军出征,康熙任命图海为主将,周培公担任图海的副手,但由于周培公此前没有军功,所以军队中的人都瞧不起他。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周培公深知若想镇住这些久经沙场的军人,就要立威,但立威就要见血,拿谁开刀是个大问题,滥杀无辜肯定是不行的,就在周培公苦恼的时候,孝庄皇太后的一个二等伯家奴在一次点到时严重迟到,于是周培公当机立断斩杀了此人,自此之后,军队纪律得到严整,战斗力随之提升,为了笼络军心,周培公还承诺将并不存在的察哈尔的一千两黄金作为劳军犒赏,军心大振之下,清军大败察哈尔,经此一役,周培公在军中和朝中的威望大涨,为康熙立下不世之功,康熙因此对他更加赏识。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以功升迁

平定察哈尔王叛乱之后,康熙又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素来以骁勇善战闻名,面对图海的大军围困,他一点也不慌张,完全不把清军放在眼里。吴三桂叛乱,王辅臣作为吴三桂旧部跟着叛乱,但王辅臣对待叛乱摇摆不定,于是周培公就向图海建议劝降王辅臣,延迟攻城。图海出身行伍,一心想着靠战功请赏,因此与周培公产生了矛盾,这次矛盾也成为日后周培公被贬的重要原因。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王辅臣之子王吉贞带精兵五千镇守虎岭,周培公靠着康熙调给他的三十架红衣大炮攻占了虎岭,图海看到战势一片大好,下令继续用红衣大炮袭击平凉城,周培公为了避免屠城惨剧的发生,于是冒着生命危险进城劝降王辅臣,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与周培公均是同乡,也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辅臣因此举棋不定,周培公正是抓住了王辅臣这一心理,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许之高官厚禄,王吉贞也极力劝说父亲归顺大清,王辅臣就此归降。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康熙闻之大喜,命周培公携带自己的赦免诏书再次进城抚慰。为防有变,王辅臣派遣与周培公同乡的布政使龚荣遇出城受降,向大将军图海献上平凉城百姓的户籍图册及土地鱼鳞图等重要管辖文件,为了表示永无贰心,王吉贞还上缴吴三桂授给平凉城的“平远大将军印”,以此表示彻底归服清朝,日后与吴三桂势不两立。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王辅臣的归降对吴三桂造成了沉重打击,周培公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王辅臣归降最大的好处是彻底断绝了吴三桂进军西北的希望,自此清廷再无西顾之忧,终于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吴三桂叛乱,为了庆祝这次关键胜利,朝廷对参战的将领分别论功行赏,纷纷委以重任,鉴于周培公在此次战役中居功至伟,康熙帝将周培公升任为山东登莱道,除此以外,康熙还满足了周培公为其父母请旌的请求,周培公幼年丧父丧母,为父母求得敕封是他为人子尽孝的一点心理安慰,康熙被其孝心感动,再加上他立下大功,于是双双诰封其父母,其母加赠夫人衔,其父加赠中奉大夫衔。正因此,史书记载周培公忠孝得以两全。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献图表忠心

此时的周培公不会想到,这是他生命中最高光的时刻,之后不久他就被康熙贬去了盛京,此后再也没能回到京城。盛京是满族人的老家,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就定都盛京,虽然后来清朝迁都北京,盛京的地位被迫下降成为陪都,但在整个满洲地区,盛京依然是最核心的城市,在地方和军事上享有很高地位。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周培公是南方人,经不得冰霜,而盛京常年冰天雪地,周培公的身体很快就垮了,在被贬的十余年中,周培公并没有自我消沉,他用最后的生命为康熙绘制了一幅地图,一幅帝国的坤舆全图。周培公将这幅毕生的心血之作献给了前来看望他的康熙帝,这幅皇舆全图是周培公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对康熙一生雄图霸业的肯定,最重要的是,这幅图表明了国家不可分裂的根本,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算得上是居功至伟。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周培公一生立功如此,康熙却将他贬去北方苦寒之地,周培公为何不但不怨恨康熙,反而用十年心血为康熙作皇舆全图?周培公的被贬是必然的,只因为他是汉臣且立功太多,触及到了部分满族大臣的利益,康熙为了稳住满族统治阶层的利益,同时也为了保护周培公不受满族大臣的伤害,无奈之下只得将周培公贬往盛京,盛京看似苦寒,但却是康熙眼中的“龙形之地”,由康熙直接管辖,而且周培公在盛京是一把手,这样的贬谪可以说是明升暗降。

再看《康熙王朝》才懂:周培公被贬11年,为何临终前还愿意献皇图

周培公所受的儒家教育就是要恪守忠君爱国,所以他非但没有怨恨康熙,反而是呕心沥血作皇舆全图给康熙,还举荐姚启圣,后姚启圣与施琅一起平定东南,此后版图统一。周培公向康熙进献皇舆全图后不久就病逝了,康熙对周培公的死悲痛欲绝,他特意停朝一天,为周培公亲自守了一夜灵,后来姚启圣和施琅平定东南,也算是圆了周培公的梦,圆了他的皇舆全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王朝   察哈尔   平凉   满族   康熙   家奴   叛乱   大将军   临终   清朝   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