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适合四类人,原理是啥?

大河健康报记者 吴文可

众所周知,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冬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临床中也指受寒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夏治”指在夏季阳热旺盛时应用温热法治疗疾病,从而达到以天之阳、药之阳激发人体之阳的目的。

冬病为啥要夏治?效果好吗?哪些疾病能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原理在于“春夏养阳”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王素花介绍,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选取穴位敷贴、针刺、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脏腑、经络,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的原理植根于“春夏养阳”理论。王素花介绍,“春夏养阳”并不是简单地在春季、夏季多进食补阳食物,而是指在阳气生发的季节顺应自然应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体内阳气的生长。

从春季到夏季体内阳气逐渐从体内向外生发(由阴化阳的过程),从秋季到冬季身体阳气逐渐从体外向体内收敛、潜藏(由阳化阴的过程)。正常健康人是可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发生疾病,而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人群体内阴阳则不能很好地应季节变化而变化。

比如脏腑阳虚、气化功能较差的人,春夏阳气当生发时而不能生发或者生发不够,就容易发作季节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衄、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绝对或相对的阳虚,在夏季阳气旺盛时治疗能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合四类人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分为内服、外治两大类。内服药物指的是常说的汤药、中成药,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人群进行组方。外治疗法有三伏贴、中药熏洗、针灸、督脉灸、推拿、按摩、蜡疗、刮痧等一系列方法。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是三伏贴,即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

王素花介绍,冬病夏治适合以下人群:

寒湿体人群。人们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后天双重因素的影响。先天出生前孕育时父母的体质、气候运气特点是先天影响因素;后天饮食习惯、作息规律、运气特点是后天影响因素。如今人们的生活模式、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是夏寒(吹空调)、冬暖(供暖系统)、多吃、不运动,因此脾虚湿盛者多、阳虚寒盛者多,这些人群均适合冬病夏治,以达到温阳散寒祛湿的目的。冬病夏治适合四类人,原理是啥?

肺系疾病患者。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是人与自然界相联系的重要脏器,肺系疾病的发生也与气候的变化有着直接联系。如各种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阻肺、肺结节病等疾病都会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作或加重。所以各种肺系疾病(排除急性发作期)均可以通过冬病夏治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进而防病治病。

脏腑功能虚弱性疾病患者。临床中适合冬病夏治的脏腑功能虚弱性疾病多见于肺、脾、肾三脏,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便秘、嗜睡、汗证、阳痿早泄、遗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肢体经络风寒湿痹症。《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凡易受邪,必定有正虚。“有诸内必形之于外”,外在表现出来的肢体经络病多与脏腑或经气虚衰有关,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各种关节疼痛疾病发作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衰、阳气不足,所以冬病夏治也适合此类疾病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伏贴   适合   脏腑   阳气   穴位   经络   夏季   体内   人群   原理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