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6月26日,为期三天的2022年七国集团峰会正式开幕。在俄乌冲突不断持续,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外界对七国集团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普遍质疑。而前几天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第十四次会晤却成果丰硕,在全球治理和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共识,和谐的气氛让外界感到了希望,金砖的“成色”越来越足了。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据悉,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尔茂城堡举行,德国此次作为七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将会主导会议的走向。虽然才上任不久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国内赢得了较高的支持率,但此次会议的前景却不容乐观。为了能够听取更多意见,此次七国集团会议除了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7个正式成员国,柏林方面还邀请了南非、塞内加尔、印尼、印度和阿根廷等国参会。对此,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此次峰会,各方将在峰会上释放出团结和果断的积极信号。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虽然朔尔茨信心满满,但现实却令人担忧。对于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外界普遍认为七国正面临近50年来最复杂的局面。俄乌冲突可能长期化,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导致更多饥荒问题,全球能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全球通货膨胀问题没有得到遏制,经济下行压力偏大,全球疫情防控依然压力较大,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天气增多,再加上G7集团领导人过于软弱,成员国自身问题重重,让外界对七国集团究竟能否引领美欧等西方国家解决问题,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对此,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眼下并不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各国都对此表示担忧”。因此他强调:各国必须共同承担责任,才能解决困难和危机。而且在此次峰会召开前,朔尔茨已经单独和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拜登赞赏德国增加军事开支的决定,两国一致认为应该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重申了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实际上在此次峰会召开前,参会方已经把俄乌冲突问题列为了会议的首要讨论话题,其次才是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疾病卫生问题。因此外界对于七国峰会的价值导向提出了质疑,认为七国峰会非但不能解决迫切的全球问题,反而可能导致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外界的担忧体现在了德国民众的行动上,在此次七国峰会举办前夕,有数千名德国民众在慕尼黑游行,反对此次七国峰会。这些民众打出了“停止军备竞赛”和“拯救地球气候”等口号,公开反对七国集团把地缘冲突问题列为重点问题,而忽视其他国际问题。参加游行的民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认为七国集团首先要解决的是全球气候问题,坚持原定2030年前淘汰燃煤电厂的计划,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但显然此次七国集团讨论的重点并不是这些。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而在近期,金砖国家第十四次会晤却取得了丰硕成果,金砖五国在气候变化、疫苗合作、全球治理、农业安全、经贸往来和技术合作等达成了诸多共识,并联合发表了《北京宣言》。这些喜人的成果和危机四伏的七国集团会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对于金砖五国在国际问题上取得的积极成果,西方媒体却带戴着有色眼镜去解读。称宣言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措辞比较模糊,认为五国可能在相关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立场。显然西方媒体忽视了问题的重点,开会的目的并不是要各国“高度一致”,而是要“求同存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其实外界之所以对此次金砖国家会议刮目相看,和金砖国家会议的发展历程有关。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社会一直认为金砖是一个松散的多边组织。金砖国家这一概念出现在2001年,是一位名叫奥尼尔的美国高盛经济师提出的。由于该说法和当时的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因此得到了全球财经人士的广泛认同。该名称选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和英语单词“砖”类似,故而得名。2006年,金砖组织举行了首次金砖会晤,拉开了金砖国家会议的大幕。

但在2017年之前,虽然金砖国家举行了多次会晤,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因此外界认为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务虚远大于务实。直到2017年,金砖国家会议提出了“金砖+”理念后,金砖国家才开始推动实质合作。其标志事件是中国在2017年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捐赠了基金,毕竟在任何国际合作中,愿不愿意出钱其实是关键。五年后的2022年,中国作为东道主,开始大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取得了37项目重大成果,中国正推动金砖国家合作走向更高水平。

G7国家自身难保,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

从七国集团会议和金砖国家会议的不同结果来看,其实有三个因素决定了结果。

第一点是人心所向。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影响,全球大多数人都渴望恢复经济,地缘博弈无法撼动合作发展的意愿

第二点是七国集团性质变了,七国集团的前身是“八国集团”,被踢出去的国家是俄罗斯。自从俄罗斯离开后,七国集团实际上成了西方的“小圈子会议”,在国际公共问题上几乎没发挥什么积极作用。

第三点是欧美经济陷入增长颓势,成员国自身问题重重,导致集团影响力下滑。反观金砖国家,除了南非近些年经济增速未达到预期外,其他四国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健康的向上轨道。在近两三年的全球经济中,金砖国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自然会不断扩大,金砖国家的成色也越来越足。

G7与金砖组织之间鲜明的对比,再次证明“东升西降”的时代格局已经到来,以往西方在国际上呼风唤雨、胡作非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南非   国家   地缘   成色   德国   峰会   中国   外界   冲突   成果   会议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