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经常转账“398”“998”,会被大数据“扫黄”盯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信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要在“扫黄”事业上发光发热,而如果你的电子账号经常转账“398”“998”等特殊数字,并具有以下特征的话,那么说明你已经被盯上了!

那么大数据“扫黄”的依据是什么?要留意哪些特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呢?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一、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是从21世纪10年之后出现的新概念,意为通过大量数据的运算,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并且最合适的服务。像用户平常在浏览器搜索某一种商品,电商软件就会给用户推送一样,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便利用户的生活。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运算不止局限于商品推送,而是出现在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向我们平常经常会使用的视频软件。

如果你观察他人的账号,会发现每个人刷到的视频类型都不相同。不同群体的同一个软件打开之后却宛若两个世界,这都是大数据计算的功劳。而相关部门更是打算将大数据运算运用到“扫黄”中。

那么用户存在怎样的使用习惯,会被大数据“扫黄”盯上呢?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二、大数据“扫黄”的判断依据

首先,在使用各大软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同意一系列的隐私协议,也就是同意将用户的使用信息同步到大数据网库中。

这也是大数据能够分析用户习惯的根据,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软件商保证不会泄露用户点了同意,所以是不涉及隐私问题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用户的消费记录就会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大数据“扫黄”部门的眼前。如果消费记录中经常出现“398”“998”等有特殊意味的数字,那么就有可能被相关部门盯上,从而将你视为可疑人物。

可是仅凭转账记录,就判断用户涉及黄色交易,会不会太过武断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因为在如今,转账已经被视为一种表达心意的象征,很多情侣每当逢年过节都会给伴侣发送转账。因此仅凭转账数字挑选嫌疑人,会不会造成误会?

相关部门当然不会仅凭转账记录就会采取行动,而是会从大数据中继续进行筛选。筛选出时间在晚上11点之后,到凌晨5点的用户。

相信大部分用户与亲朋好友进行转账祝福,都不会挑选深更半夜。而为了躲避“扫黄”排查,很多黄色交易往往发生在深夜。因此转账时间也是相关部门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除此之外,转账地点更是会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检测。

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都要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才能够进行工作。因此用户在任何时间,身处任何地点,在大数据眼中都是透明的。试想一个成年人在半夜12点之后出现在一家酒店,并且消费了398的金额,不是去酒店进行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难道是去试吃酒店的夜宵套餐?

那么这种嫌疑很大的人,会被大数据“扫黄”部门直接传唤问话,或者上门调查吗?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这个可以放心,大数据“扫黄”仅是一种排查手段,锁定嫌疑人之后,相关部门就会实地走访,调查嫌疑人的人际关系,还有酒店的当日监控,只有拥有确凿证据,才会对嫌疑人进行处罚。而各国对于扫黄行动的态度与力度也各有不同。

那么我国为何坚定地进行扫黄行动,严格遵守涉黄零容忍的态度呢?

三、我国为何坚持扫黄

因为黄色交易会涉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并且挑战社会道德规范,可能会破坏别人的家庭,毁坏社会秩序,并且会使得从业者产生严重的不劳而获、追求快钱的观念。

大数据“扫黄”正式启动,有这类特征要留意,你可能“涉黄”了

其次,则是黄色交易会导致传染病的盛行。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14万人,其中有90%,正是通过黄色交易从而染上了艾滋病,因此黄色交易应受到全国公民的坚决抵制。

结语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随着大数据的逐渐完善,用户也愈发趋近于实名上网,不再具有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因此如果具有上文提到的这些使用习惯,那么你极有可能已经被大数据“扫黄”盯上了,还是坦白从宽的好。

对于大数据成“扫黄”助力,有以上行为已经被盯上,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数据   嫌疑人   黄色   特征   习惯   我国   数字   时间   酒店   用户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